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信息哲學的性質意義論辯

信息哲學的性質意義論辯

信息哲學的性質意義論辯

定 價:¥55.00

作 者: 鄔焜 ,肖峰 等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哲學叢書
標 簽: 社會科學 圖書館學/檔案學 信息檢索與管理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124499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哲學叢書:信息哲學的性質意義論辯》是一本探索信息哲學的基本性質及其對哲學變革的意義和價值的論辯性著作,其內容包括多位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出發(fā)所進行的相關探索、闡釋、評析和論爭。其議題廣泛涉及信息哲學的學科性質、基本論域、基本理論;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的根本轉向;信息本體論、信息認識論、信息價值論、信息方法論,以及信息哲學在社會信息科學中的拓展和應用等領域?!段靼步煌ù髮W信息哲學叢書:信息哲學的性質意義論辯》倡導對信息哲學的研究采取一種多維視角的、自由爭鳴、相互批評的探索,并鼓勵在相關問題的差異觀點的對話、交鋒和沖突中促進信息哲學這門新興哲學學科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

  鄔焜,男,1953年生,河北淶源人。現(xiàn)任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早在1980年鄔煜教授就開始進行建構信息哲學的研究。現(xiàn)已出版專著14部、譯著1部、教材多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主要學術貢獻是,將信息概念作為哲學的最基本范疇之一引入哲學,建立了信息哲學,在信息本體論、信息認識論、社會信息論、信息進化論、信息價值論、信息思維論等領域都進行了獨創(chuàng)性的研究,被學界譽為“信息哲學的開拓者”、“信息哲學第一人”。肖峰,男,1956年生,重慶人,博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科學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所長;華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哲學尤其是科學技術哲學,重點研究領域為科學與人文、技術與社會、技術哲學和信息哲學等。自1985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和學術文章220余篇,其中數(shù)十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或摘轉;出版?zhèn)€人專著12部,分別是:《信息主義:從社會觀到世界觀》,《哲學視域中的技術》,《現(xiàn)代科技與社會》,《技術發(fā)展的社會形成》,《高技術時代的人文憂患》,《論科學與人文的當代融通》,《盧梭傳》,《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技術的人性面與非人性面》,《從哲學看符號》,《啟蒙與求索的軌跡——現(xiàn)代青年思維論》,《理性的藝術》;另有合著合譯20余部;獲得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主持和完成過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項和若干省部級課題。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編 信息哲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對哲學的全新變革
第一章 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的根本轉向
一 哲學基本問題的表述層次與哲學根本轉向的判據
二 西方哲學從本體論到認識論的轉向不是哲學的根本轉向
三 西方哲學的語言學轉向不是哲學的根本轉向
四 西方哲學的現(xiàn)象學轉向不是哲學的根本轉向
五 信息哲學實現(xiàn)了人類哲學的第一次根本轉向
第二章 信息哲學及其對哲學的全新突破
一 信息哲學對哲學存在論理論的創(chuàng)新
二 信息系統(tǒng)的一般模型
三 信息進化與人類演化觀的變革
四 信息凝結與人類時空觀念的變革
五 信息哲學對哲學認識論的創(chuàng)新
六 關于人的本質的新思考
七 關于信息生產和生產力結構問題的新探討
八 價值哲學研究的自然價值和信息價值的新維度
九 信息科學研究綱領和信息思維的特殊地位
十 信息思維對還原論、整體論和自組織理論的新闡釋
十一 信息思維乃是一種全新的復雜性思維方式
第三章 試論認識發(fā)生的多維綜合“涌現(xiàn)”的復雜性特征——對胡塞爾現(xiàn)象學還原理論的單維度、簡單性特征的批判
一 胡塞爾現(xiàn)象學還原理論的單維度、簡單性特征
二 合理的現(xiàn)象還原應有的多維度、多極化特征
三胡塞爾“主觀間性”和“生活世界”理論的單維度、簡單性特征
第二編 信息哲學的基本性質論辯
第四章 信息哲學與現(xiàn)代信息科學的基本問題
一 相關問題
二 信息哲學與信息科學的哲學問題
三 信息的哲學和科學觀
四 信息哲學和信息科學的哲學基礎
五 教育中的信息科學的哲學問題
六 結論
第五章 作為元哲學的信息哲學何以可能
一 何謂“元哲學”
二 作為元哲學的信息哲學
三 信息哲學作為元哲學的現(xiàn)實條件及路徑依賴
第六章 信息哲學中的信息主義批判
一 信息革命是否導致了全新的世界觀?
二 信息世界觀是否改變了唯物主義的形式?
三 信息哲學是否帶來了全新的哲學革命?
四 去掉信息泡沫之后
第七章 信息哲學在怎樣的意義上帶來了“全新的哲學革命”?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哲學理論的層次和哲學的最高范式
三 信息哲學可能實現(xiàn)的是哲學最高范式層面的根本性變革
四 從科學革命的形式看信息哲學的全新哲學革命意義
第三編 信息概念的本體論或認識論規(guī)定之論辯
第八章 重勘信息的哲學含義
一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歸結為物
二 信息的生成性、建構性與屬人性
三 信息不是本體論范疇而是認識論范疇
四 小結
第九章 信息的實在性與非實在性
一 信息的實在性
二 信息的非實在性
三 悖論:信息的實在性與非實在性之間
四 信息實在性的語境相關性及其“信息實在”
第十章 為“本體論信息”而辯——與肖峰先生商榷
一 不能把信息歸結為物質,并不等于沒有客觀信息
二 信息的認識論定義是多余的
三 不能把“信息”和“意義”看做同等尺度的范疇
四 是信息哲學,還是現(xiàn)象學
第四編 種種信息主義評析及社會信息學對話
第十一章 信息哲學與本體論信息主義
一 基于本體論信息主義的信息哲學
二 本源論意義上的信息主義:萬物源于比特
三 實在論意義上的本體論信息主義
四 變相的(終極原因意義上的)本體論信息主義
第十二章 信息哲學與認識論信息主義
一 從信息視角看認識
二 對認識本質、機制及要素的信息主義解釋
三 認識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及信息主義解釋
四 認知科學與認識論信息主義
五 認識論信息主義的限度
第十三章 信息哲學與價值論信息主義
一 信息的價值與價值論問題
二 從信息價值到價值論信息主義
三 價值論信息主義的種種表現(xiàn)
第十四章 信息哲學與方法論信息主義
一 信息問題上的“主義”與“方法”
二 方法論信息主義的生成路徑
三 方法論信息主義的“雙重效應”
第十五章 社會信息科學研究十人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