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xué)哲學(xué)知識讀物生死書

生死書

生死書

定 價:¥32.00

作 者: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著
出版社: 萬卷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哲學(xué) 哲學(xué) 哲學(xué)/宗教

ISBN: 9787547023938 出版時間: 2013-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0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死亡”的概念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生死書》中有著非常豐富的涵意,不僅僅表達我們通常所說的肉體的死亡。死亡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前一個瞬間對于下一個瞬間來說就是死去的,不再是當下的事實,而是儲存在記憶中的東西,或者說是知識,已知的事物,因此會說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在這里毋寧說是一種消逝和變化。在《生死書》這本書里面,死亡不僅作為一種客觀的事實,還是一種解脫的方式。當我們執(zhí)著于某種事物或某個理念,或者有所依賴,我們就會產(chǎn)生恐懼和痛苦,這時我們就要拋下這些執(zhí)著,割斷這些依賴,與那些過去的事物和已知的事物揮手告別,拋棄理念、圖像、幻象以及未來等等在思想中反映出來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全部屬于思想,而思想屬于時間,時間又為了延續(xù),如此就陷入了恐懼和痛苦之中。人最大的恐懼是死亡,最痛苦的是生命無法延續(xù),而死亡并不需要解脫,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解脫的是對死亡的恐懼,要解脫這種恐懼,就要理解死亡的意義,知道死亡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我們思考過去,構(gòu)想未來,卻從未活在當下,從未活在此時此刻,我們承載著那么多時間,因此心靈就永遠活在記憶和理念當中,永不更新,只有當心靈將這一切全部拋棄,它才會變得新鮮,于是也就擺脫了痛苦和恐懼的陰影。因此死亡是必要的,死亡就是將這一切舊事物和幻象全部拋棄,讓這一切全部死去??死锵D悄绿崴^的“死亡”,除了那不可避免的肉體的死亡和事物的消逝,還是一種心靈的覺醒,這里以及下文中的“讓某種事物死去”,也就是這種心靈的覺醒。

作者簡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年-1986年),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靈性導(dǎo)師,被印度及當代的佛家學(xué)者認為是現(xiàn)代龍樹再來及當代的涅槃阿羅漢。他一生走訪全球70個以上的國家演講,他的演講被輯錄成超過80本書,并被翻譯成超過50個國家的語言。 在現(xiàn)今全球包括美國、歐洲、印度和澳洲都設(shè)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及學(xué)校,致力推廣克氏慈悲與當世解脫的理念。

圖書目錄

時間、痛苦和死亡 理解時間,領(lǐng)悟痛苦的全部意義,承受死亡——這些都需要對愛有著透徹的領(lǐng)悟。 生命的解悟 無論在天上還是人間,除了你自己,無人能在你的解悟和冥想中,為你點亮光明。 生即是死 每一天都讓所有的事物死去,讓所有的累積死去,這樣心靈才會在每一天都新鮮而單純。 愛與死亡 我們害怕讓那些已知的事物失去,而已知的事物就是這樣的人生:悲哀,痛苦,絕望和偶然間一閃而過的快樂。 世無“持存”之物 因為思想是記憶、經(jīng)驗和知識的反映,因此它總是陳舊的,從不自由,它屬于時間,所以意識不到永恒,意識不到時間之外的事物。 時間的意義 在心理上,我們被時間奴役,時間是昨天以及過去的記憶,帶著它積累起來的一切經(jīng)驗。 超凡之物 你為什么會有所依賴?因為你害怕如果沒有依賴你就什么都不是。 生、死與幸存 已知比未知要好,是這樣嗎?但已知是這么稀少,這么有限。已知就是痛苦,而你卻渴望它延續(xù)。 如其本來 就像愛不是培育的,不是通過訓(xùn)練得來的,所以痛苦也不能通過任何方式的逃避來結(jié)束。 成年與成熟 一個成熟的心靈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心靈,因為它知道,它是自由的。這自由就在一瞬間。 理解與經(jīng)歷 悲傷、痛苦、創(chuàng)痛、快樂、荒謬的理念、財產(chǎn)、嫉妒、愛、孤獨之痛——這一切就是生命。要理解死亡,就必須理解整體的生命。 謙卑地觀察 我們的困難之一是我們總滿足于那些顯而易見的答案,而且我們還總是提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 生命的完整 生就是去愛,就是去死。 理念并非事實 時間是思想的產(chǎn)物。如果你不想著明天,也不在思想中回顧過去,你就會活在當下。 步出人生的溪流 我們寧愿抓住已知,也不愿進入未知之境,因為我們的心靈總是在已知中運行,因為那里安全。 延續(xù)的終結(jié) 延續(xù)的是什么東西?有沒有什么可以延續(xù)?有沒有什么是永恒的? 不朽 如果我恐懼,我就會追求勇氣,而恐懼卻追著我,因為我只是從一個恐懼逃到了另一個恐懼之中。 欲望與恐懼 只要對延續(xù)存有欲望,就會懼怕死亡。 存在與終結(jié) 一個真正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定會走向終結(jié),而且他接受這個事實。 死亡每天都在發(fā)   我們不敬重今天;我們總是想我們明天將會如何,想著明天要去玩板球,六月份要完成考試,想著將要如何享用美食,要去買什么衣服,等等,總是想著明天或昨天。因此我們從未活著,我們一直處在錯誤的觀念之中,慢慢死去。 死亡的恐懼 恐懼是對現(xiàn)實的忽視,我們的生命消耗在一種持續(xù)的恐懼狀態(tài)之中。 觀察,而不表達 我們來試試,只去觀察不去表達,這樣的事對于心靈來說是否可能。 365天的靜心冥想 但是我們知道愛是什么嗎?你知道感覺、情感、欲望、情緒以及思想的機制,但這些都不是愛。 理解這一切 那么你就會開始生活——不僅帶著歡欣,而且?guī)е鴲酆退劳鲆黄鹕睢?/div>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