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書,所載起于光武帝劉秀起兵推翻王莽,中興漢室,終至劉協(xié)禪位于曹丕,曹魏代漢而立,記載了東漢近二百年的歷史。它上承《漢書》,下接《三國志》,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為國學經典名著之一,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享“前四史”之美譽。 體例上,《后漢書》吸收了諸史體例之長,以紀傳體形式“網羅一代,事義周悉”撰寫東漢歷史,兼采“以類相從”的著史方法,人物傳記不囿于時空限制,將當時社會上品行相似的人物歸于同一列傳,含有綜述的性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漢書》開創(chuàng)了《黨錮列傳》《宦者列傳》《文苑列傳》《獨行列傳》《方術列傳》《逸民列傳》《列女列傳》七種人物類傳,不僅以更開闊的視角描繪出東漢一代的社會風貌,而且也反映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 就史觀而言,范曄打破了《史記》有論無贊、《漢書》有贊無論的體例,使《后漢書》序、論、贊俱備,三者各有所司,且文字精當,見解卓越,如《方術列傳序、論》《宦者列傳序、論》《酷吏列傳序、論》等,凸顯出史學家的高度責任感。本書選取了《后漢書》中文質皆可觀的代表作,一方面盡力體現(xiàn)范曄本人的創(chuàng)作特色,另一方面盡可能宏觀展現(xiàn)東漢一代的整體風貌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