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黃河流域概況
第二章 牡丹黃河概況
第一節(jié) 機構沿革
第二節(jié) 地理、地貌、氣候特征
第三節(jié) 河道現狀及來水來沙、洪水、凌汛特點
第三章 社會經濟
第一節(jié) 牡丹區(qū)
第二節(jié) 黃河灘區(qū)
第三節(jié) 自然災害
第二篇 防洪工程
第一章 堤防工程
第一節(jié) 堤防加高幫寬與加固
第二節(jié) 堤防道路
第三節(jié) 壓力灌漿
第四節(jié) 放淤固堤
第五節(jié) 堤防綠化
第六節(jié) 標準化堤防
第七節(jié) 障東堤
第二章 險工及壩岸
第一節(jié) 險工壩岸及其加高改建概況
第二節(jié) 加高改建
第三節(jié) 整修加固
第三章 河道整治
第一節(jié) 河道特點
第二節(jié) 河勢演變
第三節(jié) 控導(護灘)工程
第三篇 防汛
第一章 防汛機構
第一節(jié) 組織機構
第二節(jié) 防汛責任制建設
第二章 防汛隊伍
第一節(jié) 防汛隊伍的組成
第二節(jié) 防汛隊伍調用原則
第三章 防汛工作正規(guī)化、規(guī)范化建設
第四章 防洪防凌預案
第一節(jié) 防洪預案
第二節(jié) 防凌預案
第五章 防汛物料
第一節(jié) 防汛物料的組成
第二節(jié) 防汛物料的使用原則與批準權限
第六章 黃河通信網建設
第一節(jié) 牡丹黃河防汛通信網概況
第二節(jié) 牡丹黃河防汛通信建設發(fā)展歷程
第三節(jié) 黃河防汛通信原則與保障任務
第四節(jié) 黃河通信管理調度與責任劃分
第五節(jié) 黃河防汛通信使用公網的程序
第六節(jié) 洪水期間通信保障調度方案
第七節(jié) 黃河通信管理
第七章 防伏秋大汛
第一節(jié) 防汛檢查與督察
第二節(jié) 巡堤查險
第三節(jié) 常見險情與搶護方法
第四節(jié) 防汛演習
第五節(jié) 歷年洪水和搶險情況
第六節(jié) 抗洪紀實
第八章 防凌汛
第一節(jié) 冰凌觀測、普查與報汛
第二節(jié) 防凌措施
第三節(jié) 歷年凌情
第九章 灘區(qū)安全建設
第一節(jié) 灘區(qū)避水臺建設
第二節(jié) 安居工程建設
第十章 防汛公路建設
第四篇 興利
第一章 引黃灌溉和城市供水
第一節(jié) 渠首工程
第二節(jié) 劉莊灌區(qū)與灌溉
第三節(jié) 放淤改土
第四節(jié) 城區(qū)供水
第二章 灘區(qū)水利建設
第一節(jié) 灘區(qū)水利建設工程施工
第二節(jié) 黃河浮橋建設
第五篇 管理
第一章 人事與勞動管理
第一節(jié) 機構改革
第二節(jié) 職工隊伍組成與管理
第三節(jié) 安全生產管理
第四節(jié) 離退休職工管理
第二章 防洪工程管理
第一節(jié) 防洪工程管理概況
第二節(jié) 堤防管理
第三節(jié) 河道、險工、控導工程管理
第四節(jié) 涵閘管理
第五節(jié) 黃河工程用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
第三章 水政監(jiān)察與水資源管理
第一節(jié) 水行政執(zhí)法機構和隊伍
第二節(jié) 水法規(guī)建設與普法
第三節(jié) 水行政執(zhí)法
第四章 財務與物資管理
第一節(jié) 財務管理
第二節(jié) 物資管理
第五章 科技與教育
第一節(jié) 發(fā)展概況
第二節(jié) 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第三節(jié) 科技論文交流
第四節(jié) 職工教育
第六章 其他
第一節(jié) 工會工作
第二節(jié) 黨建與黨風廉政建設
第三節(jié) 精神文明建設
第四節(jié) 庭院建設與環(huán)境管理
第五節(jié) 醫(yī)療衛(wèi)生
第六篇 綜合經營
第一章 綜合經營發(fā)展概況
第二章 綜合經營開展項目
第一節(jié) 淤背區(qū)開發(fā)利用
第二節(jié) 養(yǎng)殖業(yè)
第三節(jié) 第三產業(yè)經營項目與收益
第四節(jié) 機械化工程施工
第三章 收獲與存在的問題
第七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簡介
第二章 勞動模范、先進個人和三八紅旗手名錄
第三章 高中級技術人員和工人技師名錄
附錄
附錄一 菏澤黃河修防段(局)榮譽榜
附錄二 劉莊攔河截流挽回河變始末
附錄三 黃河蘭口大王廟考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