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較》編著者常建華 。 《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較》在剖析以往宗族制形成理論的基礎上,嘗試突破藩籬,另辟蹊涇, 主要探討了三大方面的問題:一是從宋元明宗族形成的關鍵問題入手,論述朱熹《家禮·祠堂》與宋代的 祠廟祭祖的關系,元代墓祠祭祖、族譜與宗族的關系,明代風俗變遷與宗族普及的關系,揭示了宗族普及 的歷史過程;二是著眼于山西洪洞縣與安徽徽州南北方不同地域宗族形成問題,提供比較分析的個案研究 事例,歸納出華北宗族在商業(yè)、科舉、教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洪洞宗族模式,并反思以往國際學術界提出 的徽州生態(tài)型宗族模式,強調習俗與教化在徽州宗族組織化中的重要性;三是提出清代“宗族保甲鄉(xiāng)約化 ”的概念,深入細致地研究了清代福建的族正制度。本書多角度、多層次揭示的宗族形態(tài),對于認識宋以 后中國社會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