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學史(第1卷):古希臘羅馬美學》是把“西方”作為一個大范圍的地理(域)和文化雙重意義的概念來理解和使用的,具體說來,基本上繼承了朱光潛和中國其他美學家們的理解和使用。第一,從地理上說,我們把“西方”看成與亞洲等東方民族和國家相對應的地區(qū)來說的,主要指歐美。第二,從文化上說,“西方”主要指發(fā)源于古希臘的歐洲文化及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以后西歐文化在北美的傳播、延續(xù)和發(fā)展。中、南美洲等在文化上與西歐不屬同一系統(tǒng)因而不在我們的研究范圍之內。第三,對于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的美學,我們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將19世紀俄羅斯美學納入“西方”范圍在第五卷中用了較大的篇幅專門予以介紹;但對蘇聯(lián)時期的蘇聯(lián)、東歐美學則基本不涉及,只寫到對20世紀西方美學影響很大的少數美學家與美學學派,如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巴赫金、英伽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