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美食飲食文化唯茶是道:茶及茶文化又二十一講

唯茶是道:茶及茶文化又二十一講

唯茶是道:茶及茶文化又二十一講

定 價:¥68.00

作 者: 程啟坤,姚國坤,張莉穎 編著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茶酒飲料 烹飪/美食

ISBN: 9787553500645 出版時間: 2013-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唯茶是道:茶及茶文化又二十一講》共分為二十一講,具體內(nèi)容包括:陸羽生平及其在茶文化發(fā)展史上的地位;茶馬互市的形成、發(fā)展與影響;認識「立頓」借鑒思考;綠茶與人體健康;從「竹林七賢」談茶竹聯(lián)姻等。

作者簡介

  程啟坤,江西婺源人。曾任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現(xiàn)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自1960年以來一直從事茶葉生化、茶葉品質(zhì)鑒定、茶葉加工和茶文化的研究工作。獲國家、部、院科技成果獎10項,出版《賞鑒名優(yōu)茶》、《飲茶的科學》、《中國茶文化》、《飲茶與健康》、《茶之初》等著作30余部,發(fā)表論文160多篇。近年來,從事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參與組織大型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主編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多次。參與國家職業(yè)技能高級茶藝師和茶藝技師培訓,是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 姚國坤,浙江余姚人,1962年畢業(yè)于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今浙江大學)茶學系。曾任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F(xiàn)為浙江林學院茶文化學院副院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部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從事茶及茶文化科研與教育工作,多次赴日本、韓國、巴基斯坦、馬里、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qū)講授茶及茶文化課程和專題講座。4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和部級科技進步獎勵,出版《茶文化概論》、《中國茶文化》、《中國茶文化遺跡》、《圖說中國茶》等著作47部,主編大專院校應用茶文化專業(yè)教材6部,發(fā)表學術性論文130余篇,被中國農(nóng)學會等五個國家社團授予“有重大貢獻的科普作家”稱號。 張莉穎,浙江杭州人。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兼海外培訓部副主任,浙江林學院茶文化學院兼職副教授。曾赴日本鐮倉、靜岡研修茶文化,專門從事中日茶道茶藝比較與調(diào)研?;貒螅L期從事茶文化及相關教育培訓工作。先后在國內(nèi)教育培養(yǎng)初級、中級、高級茶藝師、茶藝技師等職業(yè)技術職稱學生近千人,專門為海外培養(yǎng)茶藝師400余人。發(fā)表論文近20篇,出版《名山名水與名茶》、《清代茶葉對外貿(mào)易》、《茶館用語》(中英日文)、《茶藝基礎》等著作,受到讀者歡迎。

圖書目錄

第 一 講 陸羽生平及其在茶文化發(fā)展史上的地位
第 二 講 陸羽《茶經(jīng)》的歷史價值及其現(xiàn)實意義
第三講 唐代茶葉種類及其加工
第四講 唐代煮茶方法及品飲技藝
第五講 中國古代的茶政、茶法及其后果
第六講 茶馬互市的形成、發(fā)展與影響
第七講 影響歐洲的中國茶
第八講 余姚茶的歷史地位
第九講 中國綠茶世界之最
第十講 「綠茶金三角」及其優(yōu)勢
第十一講 綠茶與人體健康
第十二講 《大觀茶論》與安吉白茶
第十三講 富硒茶與人體健康
第十四講 茶的綜合利用與精深加工
第十五講 認識『立頓』借鑒思考
第十六講 中日韓三國的茶文化現(xiàn)象 膨
第十七講 品茗空間藝術——茶席的設計與造型
第十八講 世界飲茶風情
第十九講 茶與社會和諧
第二十講 茶的魅力及其對心靈的感悟
第二十一講 從『竹林七賢』談茶竹聯(lián)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