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傳記社會各界人物尋找大師

尋找大師

尋找大師

定 價:¥39.80

作 者: 卞毓方 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傳記 社會各界人物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6370004 出版時間: 201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9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尋找,是一種過程。找的本身,往往比結(jié)論更有意義。為什么要尋找大師呢,作者說因為“大師是一種社會坐標,天地元氣。對一個以文化復(fù)興為重任的社會來說,大師的存在,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至關(guān)緊要,不可或缺”。作者在尋找大師的過程中,選出了一些人物,他們是饒宗頤、南懷瑾、吳冠中、周汝昌、朱季海、姚奠中、張頷、林鵬、湯一介、歐陽中石、沈鵬、吳敬璉、厲以寧、李澤厚、余英時、木心、茅于軾、錢理群、王蒙、賈平凹、韓少功、莫言、張煒、陳丹青、崔如琢、于志學、劉大為、黃永玉、楊延文、李自健、劉亞明、韓美林、范曾、余秋雨、張旭光、孫曉云、卞祖善、張維迎、吳為山、李敖。他們大多學有專長,影響不小。這些大家們有些國學根基深厚,儒佛化通,有些詩書畫藝集一身,最重要的是,卞毓方通過他們傳奇的學術(shù)人生,書寫了名家大師的風骨人生。經(jīng)過三年的采訪、梳理、寫作,作者回想在眾多的大家、大師中行走,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們精神上的陽光、空氣和水。

作者簡介

  卞毓方,1944年生于江蘇射陽。先后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曾為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涉足散文,而后擴展至傳記,他的作品或如天馬行空、大氣游虹,或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頗受讀者喜愛。書法熔鑄魏晉,風神瀟灑,骨力開張,為當代著名的學者型書法家。2013年,故鄉(xiāng)為其建立“卞毓方文學館”。他自己定位:這個文學,只能是大文學。出版的作品有《季羨林:清華其神,北大其魂》、《天意從來高難問——晚年季羨林》、《季羨林畫傳》、《千手拂云千眼觀虹——季羨林、錢學森、陳省身、侯仁之、楊絳、黃萬里的人生比較》《金石為開——金岳霖的藝術(shù)人生和歐陽中石的人生藝術(shù)》。

圖書目錄

序:淵淵其淵,浩浩其天
饒宗頤:一個人改變了一座島的風水
 遐齡出任西泠印社社長
亂世如何脫穎而出
 “五十年內(nèi)無此公”
 在敦煌為饒宗頤祝壽
 附記:
 沙漠與綠洲
 金庸、余光中、王鼎鈞
南懷瑾:使的是一副鼓槌,敲的是面老鼓
 奇特經(jīng)歷造就奇特人物
 我讀南懷瑾
吳冠中:懔懔絕唱
 名動江湖,爭議蜂起
 歷史深處的凝眸
 人運,畫運
 活在作品里
 附錄:
 吳冠中雷人語錄
 九秋天地入吟魂
 品畫
特約嘉賓柯文輝:
 美容院最多的地方?jīng)]有美女
 “大器免成”
周汝昌:大師尾巴的尾巴
朱季海:只知崇古,不善處今
 附記:大師漸行漸遠
山右三賢
 姚奠中:百年老樗,半世曲園
 張頷:“誰說山西無人,難道我不是人嗎?”
 林鵬:“胡說八道老來瘋”
 附錄:
 馮其庸的南北西東
 并非題外的題外話
湯一介:諱言自己是哲學家
  湯一介的三段往事
 湯一介三看
歐陽中石:乘數(shù)與被乘數(shù)
 “不務(wù)正業(yè),無家可歸”
 在電話線的那頭
沈鵬:“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人比梅花瘦
吳敬璉:極端“入世”構(gòu)成了“出世”
 助手筆下的吳敬璉
 女兒筆下的吳敬璉
 作家筆下的吳敬璉
 “中國經(jīng)濟界的良心”
厲以寧:天地不為一格而拘
厲以寧、吳敬璉一瞥
 詩言志
 聽厲以寧講故事
 藍旗營拜訪厲以寧
 附錄:在厲以寧家作客
李澤厚:“西學為體,中學為用”
 八十年代的青年偶像
 近距離聆聽李澤厚
 一冊《告別革命》,也讓世人告別李澤厚
 細節(jié)決定人生
 再訪李澤厚
 遙遠而又切近的回聲
域外視角
 余英時:“不懂英法德,不談文史哲”
 木心:“山洞智者”
 附記:大師的后人與異邦
特別觀照
 茅于軾: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錢理群:相忘于江湖
特約嘉賓諾貝爾:
 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過:
 不向財神頂禮膜拜。
遠離文壇,冷眼一瞥
 王蒙的造化
 賈平凹的土、渾、厚、慧
 在??谧x韓少功
 莫言的自嘲與自慰
 黃山邂逅張煒
“每條狗都有自己的時間段”
畫壇:當代無大師
 個案分析:
 陳丹青、崔如琢、于志學
 劉大為:將軍趕路,莫攆小兔
  黃永玉:小才發(fā)揮到極致
  吳冠中之徒,楊延文的幸與不幸
  附錄:奉天承露
 李自健:正在演變?yōu)橐粋€符號
 草根劉亞明及其大師視角
韓美林:旁門正道,雕蟲大技
 工作證上貼的是貓頭鷹
 “絕不入伙”
范曾:以過于入世之功利,豈能畫好高蹈遠引之古人?
余秋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為何就“等不到了”?
誰的一生不是借?
書壇后起之秀
 張旭光:忘不掉的,多半是不同凡響
 孫曉云:變句號為問號,再還原成句號
卞祖善:如歌的行板
經(jīng)濟學家之外的張維迎
 與張維迎去陜北
 與張維迎去晉南
吳為山:可貴者膽,所要者魂
“可以囑托藝術(shù)之將來”
 靈之所鐘,秀之所毓
李敖:老而不死是為賊
臺北訪李敖
千山獨行
附錄:
 管窺李政道
 愛因斯坦的腦瓜并不太笨
跋:陽光、空氣、水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