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意象學》把意象確定為審美經驗的核心,審美心理的基元,來發(fā)掘它的審美涵義的。全書以此為中心,呈輻射展開:從概念演變入手,探索由“易象”經“樂象”到“意象”從而轉換為審美范疇的流變過程;溯及審美起源,以審美意象的生成作為審美經驗(意識)發(fā)生的標志;探索審美心理機制,視審美意象為動力心理與認知心理二部結構整合的結果;推及審美類型,劃分并描述知覺性意象與想象性意象;對應于藝術品,把藝術品理解為審美意象的物態(tài)化產品;最后,從審美交流過程,考察審美意象在創(chuàng)造者與欣賞者一種特殊心靈對話中的媒介作用。如此多向度、多層次的論述,組成的是一個縱橫交織的審美意象學體系構架。這種宏觀設計,在意象學的研究上,似尚無先例,顯然是一次拓展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