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竹林七賢與魏晉精神:云臺山第四屆竹林七賢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竹林七賢與魏晉精神:云臺山第四屆竹林七賢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竹林七賢與魏晉精神:云臺山第四屆竹林七賢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定 價:¥79.00

作 者: 張海晏,米紀文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歷史研究與評論

ISBN: 9787516131244 出版時間: 2013-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3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魏晉是中國哲學的嬗變期,經(jīng)學式微,道釋漸起。王肅注《孔子家語》起已經(jīng)大量援道人儒,時至正始,玄風大倡,歷元嘉而不衰殆。后世治中國思想史者,也大抵視玄學為魏晉宗風。《晉書·儒林傳》謂之:“有晉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飾華競,祖述虛玄,擯闕里之典經(jīng),習正始之余論,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遂使憲章弛廢,名教頹毀,五胡乘間而競逐,二京繼踵以淪胥,運極道消,可為長嘆息者矣?!本看苏撌?,我們可以引出兩點:其一,慕玄學清談之風對魏晉經(jīng)學、子學均影響甚大(至佛教初傳,佛經(jīng)翻譯也多有附莊托老)。其二,名教與自然之辨確是這一時期哲學的重大問題。而阮籍,無疑是這場思想嬗變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這是來自《竹林七賢與魏晉精神:云臺山第四屆竹林七賢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的節(jié)選部分。

作者簡介

暫缺《竹林七賢與魏晉精神:云臺山第四屆竹林七賢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本造化于太初
——阮籍論孔子
嵇康的自然觀
——從人與宇宙萬物的關(guān)系角度探討
從嵇康到陶潛
——兼論玄學的變遷
竹林名士的生存方式與精神世界
鄴下風流在晉多
——人的主體性提升與竹林七賢的“行為藝術(shù)”
竹林七賢之“竹林”與竹文化
竹林七賢的仕與隱
百家?guī)r碑刻中的竹林七賢
再論竹林七賢的活動范圍
云臺山竹林七賢的文化資源
論竹林七賢文化的當代傳承
隋唐時期的竹林七賢文化
中唐獨孤及《阮公嘯臺頌》文化解讀
玄學與儒釋道之關(guān)系
即儒而玄:阮籍的生命追求
嵇康經(jīng)學思想探微之一
——《春秋左氏傳音》成書時間及經(jīng)學背景
魏晉禪代之際的《詩》學傳習
——兼論《韓詩》對魏晉玄學的影響
戴逵及其《五經(jīng)大義》
魏晉時期的儒道兼綜及其原因I
《大人先生傳》中道教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佛、道兩教生命解脫思想的交鋒
漢晉時期的形神之辯
魏晉社會與士林風尚
魏晉皇家世系與名教的關(guān)系
《世說新語》中的名僧及其與名士的交游
關(guān)于魏晉時代長嘯藝術(shù)的音樂學闡釋及其現(xiàn)代遺存的
田野調(diào)查
南朝末年文士團體的分化
思想文獻整理與詮釋
《老子》首章新釋
關(guān)于《文選》舊注的整理問題
歷代《弘明集》、《廣弘明集》版本綜述
海外魏晉南北朝研究
Glimpses into Zhong Hong’S educational background,with
remarks on manifestations of the Zhouyi in his writings
(從鐘嶸著作中對《周易》的論說看其學術(shù)譜系)
英語世界對竹林七賢的研究:回顧與概述
qeTBepTag Me K yHapo且Ha KOHC epeHIIHa“KyabTypa CeMH My且peUoB H3 6aM6yKOBO pomH” KHP IOHbTa maHb(24-25.11.2012)
(第四屆“竹林七賢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簡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