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涼山地區(qū)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以彝族為例

涼山地區(qū)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以彝族為例

涼山地區(qū)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以彝族為例

定 價:¥36.00

作 者: 張邦鋪 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訴訟法/程序法 訴訟法學

ISBN: 9787562047742 出版時間: 2013-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5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涼山地區(qū)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以彝族為例》擬運用法人類學、法社會學、法文化學、法經(jīng)濟學、民族法學、比較法學、糾紛解決機制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方法等諸多領域的相關理論和調(diào)查統(tǒng)計方法,以田野調(diào)查為研究基礎,以被稱為“奴隸社會活化石”的涼山彝族為文本,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借助典型性案例,系統(tǒng)地考察涼山彝族的糾紛解決。《涼山地區(qū)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以彝族為例》以涼山彝族為研究對象,考察該社會糾紛解決的內(nèi)容、運行和變遷,并探討民族地區(qū)糾紛解決的法治路徑,進而提出重構彝族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作者簡介

  張邦鋪,男,1976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F(xiàn)為西華大學社會糾紛解決研究中心主任、法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訴訟法學、糾紛解決機制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教育廳項目4項,主研廳級以上項目1O余項。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并主編或參編教材兩部。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彝族社會與習慣法
第一節(jié) 彝族家支制度
第二節(jié) 彝族婚姻制度
第三節(jié) 德古
第四節(jié) 彝族畢摩文化
第五節(jié) 彝族習慣和習慣法
附錄一 民主改革前四川?。壕┥揭妥遄灾沃菝拦每h涼山彝族習慣法
附錄二 彝族習慣法
第二章 彝族糾紛解決機制的概述
第一節(jié) 糾紛與糾紛解決機制
第二節(jié) 彝族糾紛解決機制
第三章 彝族傳統(tǒng)糾紛解決機制
第一節(jié) 涼山彝族傳統(tǒng)糾紛解決機制的形式
第二節(jié) 涼山彝族傳統(tǒng)糾紛解決機制的特點
第三節(jié) 涼山彝族傳統(tǒng)糾紛解決機制的原因
第四章 彝族糾紛解決機制及其運行分析(一)——基于實證調(diào)研的分析
第一節(jié) 彝族糾紛解決的多元主體
第二節(jié) 涼山彝族地區(qū)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
第三節(jié) 糾紛解決的實體和程序機制——糾紛解決方式中的沖突
第四節(jié) 彝族多元糾紛解決方式的融合
第五節(jié) 彝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運行
第五章 彝族糾紛解決機制及其運行分析(二)——多元化調(diào)解
第一節(jié) 彝族民間調(diào)解
第二節(jié) 彝族新型德古調(diào)解——以峨邊為例
第三節(jié) 彝族民事調(diào)解——以布拖縣和馬邊縣法院為例
第四節(jié) 多元化調(diào)解機制的探索和實踐——以昭覺縣為例
第六章 彝族糾紛解決機制在現(xiàn)代社會的境遇
第一節(jié) 彝族傳統(tǒng)糾紛解決機制的境遇
第二節(jié) 糾紛解決規(guī)范的二元對立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糾紛解決角色的需求與局限
第四節(jié) 糾紛解決的程序沖突突
第七章 彝族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重構
第一節(jié) 彝族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重構的必要性
第二節(jié) 彝族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重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