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宗教”概念及其意義的變遷
宗教是什么?
“宗教”概念在近代中國
宗教研究的基本問題
傳統(tǒng)宗教與新興宗教
第二講 中國宗教的特點
五大傳統(tǒng)宗教及文化融合
儒教是不是宗教?
中國文化的特性
中國宗教發(fā)展的特點
第三講 宗教研究的視角
宗教學的分支學科
文獻學的方法
歷史學的方法
思想史的方法
神學的方法
第四講 資料、觀點和方法的統(tǒng)一
資料問題
指導思想
一般方法
第五講 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
必然與偶然
因果關系
歷史現(xiàn)象
第六講 比較的方法
宗教間的比較
不同教派的“內比”
不同領域的“外比”
比較研究的目的和問題
第七講 整體的、綜合的研究方法
得意忘言的思維方式
佛經翻譯的過程
交叉綜合的整體思維
第八講 批判和繼承的問題
傳統(tǒng)佛教的批判和繼承
人間佛教的實踐和反思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
文化的原創(chuàng)性與累積性
第九講 宗教研究的兩個關系
學術研究與宗教信仰
理論研究與宗教政策
附錄1 要提出我們自己的宗教學理論
附錄2 中國宗教里的“神”
附錄3 科學時代的佛教定位
后記
整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