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

無機及分析化學

無機及分析化學

定 價:¥37.00

作 者: 吳小琴、陳燕清、周韋、羅艷 編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材 理學 研究生/本科/??平滩?/td>

ISBN: 9787122186782 出版時間: 201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無機及分析化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是在編者主講本課程多年的基礎上形成的,出版前曾以教案的形式反復修改并使用多年。本教材充分注意工科專業(yè)特點,編寫既體現(xiàn)科學性、理論課“知其所以然”的宗旨;又注意適用性以強化本課程與專業(yè)課之間的聯(lián)系。在內容上,將原工科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本內容優(yōu)化組合成為一個新的體系,精心安排了12章內容,依次為:緒論,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定量分析基礎,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與沉淀滴定法,氧化還原平衡與氧化還原滴定法,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表,化學鍵與分子結構,配位平衡與配位滴定法,元素選述,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同時針對工科環(huán)境與材料類專業(yè)的本科教學,引入相關專業(yè)中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領域中最新的知識和科研成果,讓學生感受到理論課的必要性、指導性和實用性,符合當前高校學科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書可供高等學校環(huán)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金屬腐蝕與防護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專業(yè)作教材使用,也可供有關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無機及分析化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概述
1.1.1  化學的起源、研究對象及學科地位
1.1.2  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1.1.3  化學的基礎分支學科
1.1.4  化學帶來的問題與未來發(fā)展趨勢
1.2  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基本內容和任務
1.2.1  基本內容
1.2.2  任務
1.3  本課程與環(huán)境和材料工程類各專業(yè)的聯(lián)系
1.4  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
[閱讀材料]理工科大學新生怎樣自主學習
思考題
第2章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Chapter2  EnergyChangesinChemicalReactions
2.1  概念與術語
2.1.1  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
2.1.2  過程與途徑
2.1.3  狀態(tài)與狀態(tài)函數(shù)
2.1.4  熱Q和功W
2.1.5  熱力學能U和焓H
2.2  熱化學
2.2.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反應熱(反應熱效應)
2.2.2  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2.2.3  熱化學定律
2.2.4  標準摩爾生成焓ΔfHm及標準摩爾燃燒焓ΔcHm
2.3  化學反應熱效應的理論計算
2.3.1  利用標準摩爾生成焓的數(shù)據(jù)計算
2.3.2  利用標準摩爾燃燒焓的數(shù)據(jù)計算
2.3.3  利用標準摩爾生成焓或標準摩爾反應焓變數(shù)據(jù),根據(jù)蓋斯定律計算
[閱讀材料]鋰離子電池中的熱效應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
Chapter3  BasicPrincipleofChemicalReactions
3.1  化學反應的自發(fā)性及其判斷
3.1.1  自發(fā)過程及其特點
3.1.2  自然界的兩條基本定律
3.1.3  混亂度與熵的概念
3.1.4  焓變判據(jù)和熵變判據(jù)
3.1.5  摩爾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和化學反應的方向
3.1.6吉布斯方程的應用
3.2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3.2.1  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3.2.2  分壓定律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
3.2.3  吉布斯自由能變與標準平衡常數(shù)
3.2.4  化學平衡的移動
3.3  化學反應的速率
3.3.1  化學反應速率及表示方法
3.3.2  反應速率理論簡介
3.3.3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閱讀材料]光化學反應與光催化劑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定量分析基礎
Chapter4  TheBasicofQuantitativeAnalysis
4.1  分析化學的定義、歷史、任務和作用
4.2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類與選擇
4.2.1  化學分析方法
4.2.2  儀器分析方法
4.3  定量分析的過程及分析結果的表示
4.3.1  分析化學過程
4.3.2  定量分析結果的表示
4.4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4.4.1  準確度和精密度
4.4.2  定量分析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
4.4.3  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4.5  有效數(shù)字的運算規(guī)則
4.5.1  有效數(shù)字
4.5.2  有效數(shù)字的運算規(guī)則
4.6  有限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處理
4.7  滴定分析法概述
4.7.1  滴定分析法的特點
4.7.2  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4.7.3  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
4.7.4  滴定分析的計算
[閱讀材料]以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化學分析中實驗數(shù)據(jù)差異性的研究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
Chapter5  AcidbaseEquilibriumandAcidbaseTitration
5.1  經(jīng)典酸堿理論
5.2  酸堿質子理論
5.2.1  共軛酸堿
5.2.2  酸堿反應
5.3  弱酸、弱堿解離平衡
5.3.1  一元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
5.3.2  多元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
5.3.3  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
5.3.4  共軛酸堿對的Ka與Kb的關系
5.4  酸堿平衡體系中有關組分濃度的計算
5.4.1  分布系數(shù)與分布曲線
5.4.2  溶液酸度的計算
5.5  酸堿緩沖溶液
5.5.1  酸堿緩沖溶液的作用原理
5.5.2  酸堿緩沖溶液的pH計算
5.5.3  緩沖容量和緩沖范圍
5.5.4  緩沖溶液的配制
5.6酸堿滴定法
5.6.1  酸堿指示劑
5.6.2  酸堿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7酸堿滴定法的應用
5.7.1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5.7.2  應用實例
[閱讀材料]酸堿滴定分析在聚酰胺胺表征中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沉淀溶解平衡與沉淀滴定法
Chapter6  PrecipitationsolubilityEquilibriumandPrecipitationTitration
6.1  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和溶度積規(guī)則
6.1.1  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
6.1.2  溶解度和溶度積的相互換算
6.1.3  溶度積規(guī)則
6.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
6.2.1  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對沉淀溶解平衡的影響
6.2.2  沉淀生成
6.2.3  沉淀的溶解
6.2.4  分步沉淀
6.2.5  沉淀轉化
6.3  重量分析法
6.3.1  重量分析法簡介
6.3.2  沉淀的形成
6.3.3  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
6.3.4  沉淀條件的選擇及減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6.3.5  沉淀的過濾、洗滌、烘干或灼燒
6.3.6重量分析對沉淀的要求
6.3.7重量分析的計算和應用實例
6.4  沉淀滴定法
6.4.1  莫爾法
6.4.2  佛爾哈德法
6.4.3  法揚斯法
6.4.4  銀量法的應用
[閱讀材料]鐵基非晶合金鐵硅硼中硅和硼的測定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氧化還原反應與氧化還原滴定法
Chapter7  RedoxEquilibriumandRedoxTitration
7.1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7.1.1  氧化數(shù)法
7.1.2  離子電子法
7.2  電極電勢
7.2.1  原電池
7.2.2  電極電勢
7.3  電極電勢的應用
7.3.1  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及計算原電池的電動勢
7.3.2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方向
7.3.3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次序
7.3.4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完全程度
7.4  元素標準電極電勢圖及其應用
7.4.1  元素標準電極電勢圖
7.4.2  元素標準電極電勢圖的應用
7.5  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及其影響因素
7.6氧化還原滴定法
7.6.1  方法概述
7.6.2  條件電極電勢
7.6.3  氧化還原滴定曲線
7.6.4  氧化還原指示劑
7.6.5  氧化還原預處理
7.7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法
7.7.1  高錳酸鉀法
7.7.2  重鉻酸鉀法
7.7.3  碘量法
[閱讀材料]氧化還原法處理冶金綜合電鍍廢水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表
Chapter8  AtomicStructureandElementPeriodicTable
8.1  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
8.1.1  氫原子光譜和玻爾理論
8.1.2  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測不準原理
8.1.3  波函數(shù)和原子軌道
8.1.4  波函數(shù)和電子云的空間圖形
8.1.5  四個量子數(shù)及其對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
8.2  多電子原子結構
8.2.1  近似能級圖
8.2.2  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
8.2.3  核外電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8.3  元素基本性質的周期性
8.3.1  原子半徑
8.3.2  電離勢
8.3.3  電子親和勢
8.3.4  電負性
[閱讀材料]原子態(tài)與金屬態(tài)貴金屬化學穩(wěn)定性的差異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化學鍵與分子結構
Chapter9  ChemicalBondandMolecularStructure
9.1  離子鍵
9.1.1  離子鍵的形成與特點
9.1.2  晶格能
9.1.3  離子的電荷、電子構型和半徑
9.1.4  離子的極化
9.2  共價鍵
9.2.1  現(xiàn)代價鍵理論
9.2.2  分子軌道理論
9.3  共價鍵的極性和分子的極性
9.3.1  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9.3.2  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9.4  金屬鍵理論
9.5  分子間力和氫鍵
9.5.1  分子間力
9.5.2  氫鍵
[閱讀材料]功能高分子微球選擇性清除環(huán)境毒素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配位平衡與配位滴定法
Chapter10  CoordinationEquilibriumandComplexometry
10.1  配合物的基本知識
10.1.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及組成
10.1.2  配合物的命名
10.1.3  配合物的類型
10.2  配合物的價鍵理論
10.2.1  配合物中的化學鍵
10.2.2  配合物的空間構型
10.2.3  外軌型配合物與內軌型配合物
10.3  配位平衡
10.3.1  配合物的離解平衡
10.3.2  配離子的穩(wěn)定常數(shù)
10.3.3  配位平衡的移動
10.4  配位化合物的應用
10.4.1  在分析化學中的用途
10.4.2  在冶金工業(yè)中的應用
10.4.3  在醫(yī)學方面的應用
10.5  配位滴定法
10.5.1  配位滴定法概述
10.5.2  EDTA與金屬離子配合物的穩(wěn)定性
10.5.3  金屬指示劑
10.5.4  配位滴定原理
10.5.5  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其應用
[閱讀材料]淺談EDTA在水泥化學分析中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  元素選述
Chapter11  DescriptionsoftheSelectedElements
11.1  環(huán)境污染和常見有毒無機物
11.1.1  砷及其無機化合物
11.1.2  鉻及其無機化合物
11.1.3  汞及其無機化合物
11.1.4  鎘及其化合物
11.1.5  鉛及其化合物
11.2  材料關鍵元素及其無機化合物
11.2.1  鐵及其化合物
11.2.2  碳及其無機化合物
[閱讀材料]石墨烯和碳納米管的結構與性能簡介
11.2.3  硅及其無機化合物
[閱讀材料]光伏材料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Chapter12  UVVISSpectrometry
12.1  概述
12.1.1  電磁波譜
12.1.2  物質的顏色與光的關系
12.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2.2.1  朗伯比爾定律
12.2.2  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原因
12.3  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因素
12.3.1  顯色反應與顯色劑
12.3.2  影響顯色反應的因素
12.4  光度分析法及其儀器
12.4.1  目視比色法
12.4.2  分光光度法及分光光度計
12.4.3  吸光光度法測量條件的選擇
12.5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方法
12.6  吸光光度法的應用
[閱讀材料]比值導數(shù)法同時測定污水中的苯酚和苯胺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附錄一  本書采用的法定計量單位
附錄二  基本物理常量、化學分析術語和本書使用的其他符號與名稱
附錄三  常見物質的ΔfHm、ΔfGm和Sm
附錄四  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常數(shù)K
附錄五  幾種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
附錄六  常見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常數(shù)
附錄七  標準電極電勢(298.1  5K)及一些電對的條件電極電勢
附錄八  金屬有機配位體配合物的穩(wěn)定常數(shù)
附錄九  常用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參考文獻
元素周期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