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時段。其下限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其上限則至史前,具體到哪里,是難以說清楚的。史家一般將先秦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史前時期,指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時期,亦稱古史傳說時代,其大部分處于原始社會階段;二是史籍所載夏商周(包括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先秦史的研究一般都以第二階段為重點。第一階段的研究,“文獻不足征”,主要依靠田野考古發(fā)掘資料,屬于史前考古學的范圍。而第二階段的研究,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歷史考古學,包括其分支古文字學,但由于已有系統(tǒng)的文獻記載,屬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因此,將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相印證,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研究與田野考古相結合,則成為其基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