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永和九年,暮春三月,書圣王羲之與謝安等眾多名人齊聚會稽山陰之蘭亭。其時,他寫下千古不朽、并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名作「蘭亭序」。及至唐代,酷愛書法藝術的唐太宗李世民得到「蘭亭序」真跡。他愛不釋手,常于深夜秉燭臨摹。他還命朝中大臣馮承素等人鉤摹「蘭亭序」,賞賜給親貴近臣,令褚遂良、虞世南等著名書家臨寫「蘭亭序」。據傳,唐太宗駕鶴西歸,「蘭亭序」真跡隨之葬于昭陵。滄海桑田,當年馮承素摹本「蘭亭序」和虞世南、褚遂良臨本「蘭亭序」,竟然流傳有緒,完美地保存下來。這三件國之瑰寶,現(xiàn)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古往今來,眾多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無不臨寫「蘭亭序」,從中汲取藝術營養(yǎng)。其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人喜臨馮承素摹本。此本縱二十四點五厘米,橫六十九點九厘米。編者將其成倍放大出版,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臨習。此外,本書還附有放大的「蘭亭序」單頁,亦供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