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過年書(精)
02紡織文化遺產文獻集成…
03旗袍的靈魂是優(yōu)雅
04茶文化溯源與南路邊茶研究…
05三十六計
06酒精簡史
07詩經
08元宴
09幼學瓊林(口袋本)
10中國茶密碼(修訂版)
盧文麗
本書是當代女詩人盧文麗的*新詩歌專著。 全書分七部分,集中展示了詩人多維的…
可購
陳云君
《香界七箋》是一本談香文化的書,以七幅短箋的形式,全面介紹中國香文化中的…
范建華,黃淼
中國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歷史,便是對中國文化產品的生產、交換、消費的不同歷史階…
石昆牧
本書是一本記載著近代數百個普洱茶歷史、文化與商品名詞解釋之書,包含作者所…
連天雄,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
“人必有家,家必有訓”。如果說名人名家是福州三坊七巷的精華,那么家風家訓…
常建華,夏炎 著
《日常生活視野下的中國宗族》從日常生活的視野觀察歷史上的中國宗族,凸顯了…
葉濤,謝伏瞻,施愛東 等 編
民間文學和民俗學興起于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眼光向下”的學術革命。1949年之…
吳德亮 著
歷年來詳實完整的普洱茶教戰(zhàn)寶典。 本書希望能透過傳遞品茶、識茶、藏茶的正…
佟佳熹 等 著,令狐磊 編
《手上的樸光:中國民藝之旅》,由《生活月刊》雜志原創(chuàng)作團隊探訪中國各地、…
朱世桂,陳興華,閔慶文,趙英杰 編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tǒng)/中國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系列讀本》共包括七個部分。先…
王華 著
春節(jié)是每個中國人特有的情愫,而每個春節(jié)特有的“遷徙”——回家過年,是我們…
方佳翮 著
神獸們從來不是虛構的想象,《山海經》《海內十洲記》《述異記》《西游記》……
張劍峰 著
武術是歷經幾千年前流傳下來的中國特有的文化表現形式,它承載著中國人民自強…
胡赳赳,紫圖出品 著
識字比認字重要,只有好好識字,才能真正活出人樣 ▲《赳赳說千字文2》是從…
黃榮華 著
本書選取了100首古詩詞,以春夏秋冬為序展開,以生命體驗與文化貫通相融相生…
吳忠 著
近年來關于城市文化研究的論文集及演講稿匯編。
馬哲峰 著
本書從種、采、制、選、泡、品、鑒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詳細解讀茶葉的前世今生。主體…
暫缺作者
博物館是文化積淀和文化傳承的載體。博物館以其館藏功能保護和保存著歷史文化…
《中華文化專題教學讀本》分為五個部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中華文化與人文…
京兆沈郎 著
暫缺簡介...
張立敏 著;蔣寅 主編
《溫良恭儉中國禮/國學微讀》靠前章簡要介紹服飾、儀容等基本禮儀規(guī)范。第二…
樓含松 主編
《中國歷代家訓集成(套裝共12冊)》收錄歷代編纂的以治家教子為主要內容的家…
《山西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概覽(2016)》分為十三個部分,包括社會經濟發(fā)展、文化產…
翻開《國是千萬家:百名作家談家風》從名家之作王充閭先生的散文《慣從母教認…
百花文藝出版社 著
《相聲日歷2020》是第一本以相聲為主題的日歷書,引領讀者一起將相聲中的樂觀…
李啟宇 著
本書選錄晚清至建國前廈門老票據290件,分設大小13個門類:涉及房產、警費、…
王加兵 著
本書以嘉興南湖為中心,以一年四季的時光交替為脈絡,關注人文自然,關注日?!?/p>
辜鴻銘 著
辜鴻銘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的詩人,他精通九種語言,學貫中西,是致力于向西方介…
可讀可購
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 編
余秋雨 著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面向普通公眾講授的中國文化通識課。 中國文化一直是余秋雨…
徐州博物館 著
《漢代玉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2018年10月底在江蘇徐州舉辦的“2018中…
賈祥敏 著
2019年是中國新聞發(fā)布制度化建設的第15年,本書以中國新聞發(fā)布建設進程為研究…
范周 著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40年來,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了驚艷世界的中國奇跡…
劉紅曉 著
本書為中國紡織出版社獲批的“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與…
張魏 著
《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研究》在全面梳理云南少數民族非物質…
[日] 內田道夫 著,[日] 青木正兒 繪,張小…
青木正兒在北京游學時,請畫師繪制北京風俗圖。后由日本東北大學收藏這些風俗…
周銀平,岳五九,王強,金紹兵 著
本書內容主要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篇、水文化篇和徽文化篇,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楊春俏 著
本選題采用手賬(記事本)形式,單數頁為記事本頁,從早6點到晚8點編排24乘2…
《文化發(fā)展研究札記/中國文化產業(yè)研究叢書》從作者創(chuàng)辦的文化領域自媒體平臺…
新時代,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城鎮(zhèn)化發(fā)展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