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新聞工作者的楷模
第一章 汪洋里一只小船
“杞人”憂天
小船,載滿了愛
風雨飄搖
獲得大地
“挽國魂于童蒙”
大同中學聚“群鷗”
文學和新聞的搖籃
紅燈籠的故事
1937年沒有花香
第二章 大河向東流
浪急風陵渡
烽火連三年
家書抵萬金
魚水相依,生死與共
第三章 黃河轉了兩個彎兒
黃河轉了一個彎兒
作家夢
黃河又轉了一個彎兒
第一個沖擊波
《雁翎隊》起航
第一次風浪
第四章 白山黑水之間
風雪萬里圖
與狼棍共舞
雁門關的燒餅真香
享受現代化
分白糖
火車就是推的
雪原的燈火
為東北抗日聯軍英雄立傳
歷史的遺憾
兵臨城下
“重慶”號歷險
紅蓋頭
“拔劍長歌一世雄”
第五章 南征
良師益友
回河南故鄉(xiāng)
“從天上掉下一個兒子”
啊,父老鄉(xiāng)親!
淮河船夫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鮮血的滋育
同長沙一起狂歡
懷念陶鑄
莊嚴的承諾
息息相關的情誼
第六章 黃浦江畔的歲月
“不要外行領導內行”
鼓勵記者成名成家
“我們這里沒有右派”
第七章 沉痛的反思
“荒謬可笑的插曲”
“衛(wèi)星”不能再放了!
痛定思痛
第八章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是怎樣寫成的.
眾里尋他千百度
“河南三兄弟”同回故鄉(xiāng)
焦裕祿出場的序幕
終于找到了“這一個”
踏著焦裕祿的腳印
敢于突破“禁區(qū)”
淚灑稿紙
七易其稿,精益求精
《焦裕祿》為什么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真實就是力量,就是生命”
整個中國被感動了
穆青想象著,以焦裕祿為榜樣干下去
第九章 “歷史會作出公正的鑒定”
寒冷的夏季
“一代人的悲劇”
有人說“《焦裕祿》是棵大毒草”
受難時,家鄉(xiāng)父老親人給了他溫暖和支持
在周總理親切關懷下
第十章 震動全國新聞界的“朱穆李事件"
秘密聯絡,異乎尋常的舉動
朱穆之、穆青、李琴聯名上書狀告江青
悼念周總理,悲憤中穆青與“四人幫”軟頂硬抗
“四人幫”對穆青“新賬老賬一齊算”
天亮了!
第十一章 早春吹來希望的風
《天安門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動》,新華社239字的消息
震撼了全國
日程表之外,鄧小平來到新華社
“法庭外的起訴書”
《為了周總理的囑托》:一部人民英雄的頌歌
文不感人誓不休!
從沙窩里“刨”出一個典型
“今后可不能再折騰了!”
第十二章 站在時代的潮頭
沖破極左寒氣的包圍,提倡記者“講真話”
為田野的新曙光報曉
《百鳥朝鳳》——以河南故鄉(xiāng)為采訪和調查研究基地
農家院里的歡笑聲
一曲《搶財神》歡暢、明快、風趣,響遍全國
黃牛曲
短小精悍的中原嗩吶鳴奏
珠江三角洲是“白區(qū)”嗎
為中州新潮擂鼓助陣
春江浪頭看“三波”,預見中國農村改革勢頭
歌頌家鄉(xiāng)人民“跨世紀的創(chuàng)業(yè)”
第十三章 百姓情結——“穆青現象”
涑水河畔情意長
植樹模范“老堅決”更是“老家的親人”
兩棵櫻桃樹
友誼樹的年輪
老人彌留之際呼喚著“穆青穆青
穆青給“老堅決”寫碑文,也為新聞界樹起一座豐碑
“金頂謝花酥”盛果時節(jié)
穆青撫摩著紅旗渠勞模任羊成腰間的一圈傷疤,
眼里涌出淚水
“文革”的狂濤沖來,寫紅旗渠的計劃被迫中斷
25年后相見,穆青對任羊成說:“我欠你一筆債?!?br />漫天飛雪,穆青與紅旗渠勞模手拉著手流淚
《兩張閃光的照片》
“欠多少父老相思債!”
第十四章 為人民呼喚焦裕祿
反腐倡廉,全國再次掀起學習焦裕祿的熱潮
三個老搭檔和群眾一起開“說真話會”
《人民呼喚焦裕祿》又一次在全國產生強烈反響
穆青說:“我們心里有桿秤,秤砣就是老百姓?!?br />他題寫最多的是“勿忘人民”
不信東風喚不回
第十五章 尋找活著的“焦裕祿"
這山里漢子使他想起了焦裕祿
穆青的《難忘那雙手》,是刻在青山上的碑文
穆青參加了輝縣“老頭隊”
一條北干渠,又重重壓在穆青心頭
“穆青是第十一個共產黨員”
有人把《老書記與北干渠的故事》當“大毒草”批判
桃源結誼
第十六章 翱翔于彩色的世界
人們驚異地發(fā)現他擁有一個彩色的世界
《彩色的世界》——“兩翼齊飛”的樣本
藝術家的情韻和哲學家的思考
他更熱愛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文明創(chuàng)造
智慧、專心、真摯地追求美
他與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心靈相通
他看到“詩情畫意”的背后
第十七章 “平民社長"的人格魅力
穆青帶兵——“愛才、重才、育才、用才”
讓大家甩開膀子干
在風雨中保護干部
“想升官發(fā)財的人不要到新華社來!”
為記者、編輯、評論員成名成家搭建廣闊的“舞臺”
“成才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如何做人”
堂堂正正,別無所求
《穆青書法》:正氣、骨氣、豪氣、才氣
“八路軍的腿,老百姓的嘴”
一面新聞改革的大旗——“兩翼齊飛”
新聞改革的又一面大旗:用散文手法寫新聞
第十八章 再剪晚霞作征袍
著我炎黃氣概
神州錦繡畫不盡
“當記者不能論年齡,只要跑得動就跑”
“記者應當是美的傳播者”
為中州風采添光
穆青常常提到兩個人物
一個完美的句號——《穆青攝影》
第十九章 長歌當哭師友情
悲歌祭恩師
永遠不滅的“紅燈籠”
“青銅騎士”前,穆青思念華山潸然淚下
懷念姚雪垠:一個大寫的人生
“永別了,知我愛我的永清哥
第二十章 情懷無限精神長青
激情與勤奮
“人民的信賴是對記者的最高獎賞”
發(fā)自肺腑的心里話
第二十一章 品味穆青日記
打開一個寶庫
時代的報告和歷史的真實記錄
自我的人格素描
未發(fā)表的散文作品集
第二十二章 穆青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永難忘懷的一天
感謝新華社的同仁們
“沒有穆青,焦裕祿也不會這樣出名!”
尋找穆青心中的“紅燈籠”
太行山水情
紅旗渠畔,情似水長
《人民心,筆墨情——穆青同志在河南》為我們寫好書
增添了信心
友誼樹和38棵銀杏樹
老人節(jié)在穆青家吃飯
珍藏在箱底的紅蓋頭
原汁原味的故事
“激情社長”一瞥
飛雪驚雷
跟蹤追跡
郁金香盛開了
最后一次看望穆老
在“旗艦”后面,萬艦競發(fā)
附錄 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在全國新聞宣傳戰(zhàn)線
開展向穆青學習活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