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經典:古玉辨》屬于民國時期古玉研究中的“傳統(tǒng)派”,其在對歷史文獻的考釋、玉器的分類定名準則、對中國玉文化內涵的闡述等方面,繼承了傳統(tǒng)古玉學研究體系,在當時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但書中也有局限之處,因其沿用舊考釋方法詮釋古玉,所探討的內容,如玉的出產、釋名、用途、相關制度、色沁、辨?zhèn)蔚葍热荩罁墨I記載和時代傳承的定說,缺乏科學的實證方法,因而難免會有臆斷的成分和謬誤。如劉大同在書中雖然多次談論了偽造古玉及鑒定的方法,然而記錄均較簡略,他本人并沒有親身實踐過,應也是從其他書本傳抄下來或耳濡目染傳聽而來。又如對玉器的特性、質地方面的描述,亦是自己的主觀感受和經驗之談,用今日的考古學眼光來看,其中有不少錯誤和紕漏,這在文中會一一評析。然而,瑕不掩瑜,這些觀點的偏失代表了20世紀初人們對古玉的客觀認知水平,而我們現在再去看前人眼中的古玉,自然有一種別樣的意境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