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號初成,又名凌波,別號即空觀主人,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出身于一個世代為官的富裕的家庭中,18歲時補為廩膳生(廩膳生,古代教育制度規(guī)定,凡生員皆由國家供給膳食,稱為廩膳生,簡稱廩生),從此以后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始終沒有考中。曾在南京、蘇州等地廣為游歷。明朝崇禎初年,在他55歲時才得以拔貢(拔貢:科舉制度中選取官員的一種方式,由各省學政從生員中考選,保送入京,作為拔貢。經過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縣或教職)的資格出任上??h丞,63歲時任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敵視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曾經向朝廷進獻過《剿寇十策》,替朝廷想辦法鎮(zhèn)壓農民起義。在房村鎮(zhèn)壓農民起義時,被農民起義軍包圍,無法逃脫,嘔血而死。凌濛初一生著作極其豐富,有《國門集》等4部詩集;戲劇理論《譚曲雜扎》等;雜劇《虬髯翁》等10種;傳奇《喬合衫襟記》等;但是他的代表作卻是這“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