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冕先生的性情
一個歌者的浩茫心史
從北京到沈陽
新世紀的新青年
吳玄和他的“惡之花”
儒雅的詩人誠懇的朋友
小敘事與大歷史
山巖上刻滿的都是情和義
令人感動的是文化理想
“姓黃的河流”
在精神的云端擁抱生活
厚今不薄古守正即創(chuàng)新
關于“母愛”的懺悔錄
讓愛成為精神療治的良藥
“我們?yōu)槭裁床豢鞓贰?br />大清的覆滅與“越軌的筆致”
休提纖手不勝兵執(zhí)筆便下風華日
迷人的七都
第二輯 讀小說
從高加林到涂自強
太行深處民間秘史
無邊的痛苦與想象的長虹
都市深處的冷漠與荒寒
在歷史與虛構之間
重臨小說的起點
追問“紅塵”的共同困惑
秋日的憂傷與溫婉的筆致
荒誕的生活像詩篇
社會密碼與文化記
為什么對“緩慢”如此迷戀
“現代”欲望與鄉(xiāng)土的“潰敗”
生活的深水區(qū)人性的縱深處
《云端》與歷史邊緣經驗
當個人的歷史已無法書寫
本土文化資源的現代之光
“70后”的身份之謎與文學地位
在絕望的盡頭看到光
第三輯 (后)時代
“清”的美學和批判
話語狂歡與“多余的人”
一個“報信的人”
后先鋒時代的先鋒寫作
風雨飄搖中的歷史與人性
花季的焦慮與校園病
兩種文學的交融或嫁接
這一代人的愛與狂
少年的感悟
第四輯 看文壇
新人民性的文學
當代文學地理學與地方性經驗
文學大東北:地緣文學的建構與想象
非虛構文學:走進當下中國社會的深處
文學經典與“偉大的小說”
一份雜志與都市文學
琴壇村的民主琴弦
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興起
《五十度灰》和它的“神話”制造
隱士并未歸去
媒體文化與精神生活的重建
內心的困惑
第五輯 序與跋
為了精致的寫作和閱讀
一份雜志與當代中國文學現場
文人的情懷、趣味與文化信念
地域風情與人文關懷
幽靈化的江湖王國
風聲雨聲讀書聲
三十年:攜手走過青春
《眾神狂歡》第三版后記
《堅韌的敘事》后記
《堅韌的敘事》韓文版序
《文學革命終結之后》后記
《謝冕的意義》后記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