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
02江河交匯揚清風:揚州廉潔…
03瀟湘四季
04湖南氏族遷徙源流(全二冊…
05重慶文化研究·甲辰夏…
06谷雨(第一卷)
07廬巢文史采薇
08千里之行:十五個廣東人的…
09圖像重構風格創(chuàng)新
10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湖湘文…
李健明 著
樂從沙滘陳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至二十六年建成(190…
可購
劉懷榮等
本書內容與重點為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集刊第三輯,是2019年&am…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政府…
本書從最近大熱旅游地——武康大樓出發(fā),講述了武康大樓的歷史、建造過程以及…
謝清果 著
謝清果,男,哲學博士,歷史學(傳播史方向)博士后,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
戴啟文 著
開城鎮(zhèn)是安徽省民政廳、建設廳命名的“千年古鎮(zhèn)”?!肚旯沛?zhèn) 山水開城》一…
畸筆叟 著
有關上海方言的語言類隨筆集。篇名大都即為上海話慣用語,但并非只是語詞解釋…
蘇雅蘋 著
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瑥B門一中政治教研組匯集全組教師之…
胡平 著
遠承1000年前中國宋代生活美學傳統(tǒng),近接100年前德國包豪斯現代藝術啟蒙運動…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著
《重慶文化研究·辛丑夏》是一本立足重慶,面向全國的重慶本地文化研究文…
侯慧明 編
晉學是以山西地方文化為研究客體的地域文化學科,屬于中華地域文化學之一,內…
廈門市同安區(qū)西河文化研究會 著,林穆生 編…
本書收錄了古同安(含今廈門各區(qū)、漳州市部分及金門縣)林氏源流、支派分布、…
彭善民 著
2021年,在慶祝建黨百年的重要時刻,學林出版社與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通…
北京市商務局 著
《中國烹飪名家李啟貴:京菜》通過記述京菜大師李啟貴的從業(yè)經歷、所在老字號…
王軍
暫缺簡介...
余會春,王含光
本教材共四章內容,以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視角,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
夏文華 張婷
翼城是歷史名城,也是文獻名邦。這是一本翼城人對鄉(xiāng)土文化的整理與感悟。全書…
李存修,李連科,朱瑞祥
《安丘市文化河湖長系列叢書》共分上、中、下三部,分別是《千秋汶河》《文化…
盧海鳴
《南京優(yōu)秀歷史文化傳承與弘揚研究》以南京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為研究對…
[英] DK出版社 著,丁妍妍 譯
無論你是出于何種原因對日本產生興趣,本書都將為你完美解讀日式生活美學的迷…
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指揮部 編
本書是一部反映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相關文史資源和研究成果的讀物。全書…
《天府文化》雜志社 著
本書為成都地方文化書籍。成都在新發(fā)展理念的引領之下,將城市的過去、現在與…
曹保明 著
張小寧
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說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歐陽瀾
瑤族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少數民族。秦漢以來隨著大量中原移民南遷,漢文化在民族…
黃初晨 編
此書受宜黃市政協(xié)資助,為宜黃鄉(xiāng)村風情旅游讀物。作者黃初晨系撫州日報記者,…
馬然希,楊弘毅 編
本書是一本介紹重慶人文、歷史、地理的手冊。本書以圖文并茂、中英文對照的形…
陳東輝 著
《杭州藝文志》十卷,吳慶坻(1848—1924)撰,有清光緒三十四年長沙刻本。《…
水木茂 著,王維幸 譯
《妖怪大全》是鬼怪漫畫之父、妖怪博士水木茂經典之作。 從前的夜晚很黑,人…
陳子善,張偉 著
主編為華東師范大學陳子善教授、上海圖書館張偉研究館員。此為首部以“海派”…
沈軼倫 著
本書繼續(xù)《如果上海的墻會說話》非虛構寫作風格,采訪五十位上海名人,傾聽他…
崔亞虹,李鴻 著
本書在界定生態(tài)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內涵和闡釋二者關系的基礎上,依據生態(tài)與文化關…
朱軍營
靈巖寺,始建于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位于山東濟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長…
趙昌智
本書是江蘇文庫·研究編之江蘇地方文化史中的一本。主要是研究揚州…
[加] 布拉德·英伍德(Brad Inwood),…
《劍橋廊下派指南》從三個角度梳理了廊下派哲學思想:,學派本身的歷史沿革;…
馬力,李文龍
本選題全面展示了保定歷代長城文化精髓,擬精裝,全書分為五部分,為讀者展示…
張吉恩
《泰安紅色文化概論》以泰安紅色文化為主題,集革命歷史、革命人物、革命故事…
陳宏,桂巖 著
《從建國門到復興門:漫步長安街》選擇從建國門橋出發(fā),因為這里曾是飽受苦難…
安超 著
本書是一個鄉(xiāng)村女孩在成為母親之后,通過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寫就的中國鄉(xiāng)村…
邱立漢 著
福建與臺灣地區(qū)隔海相望,一衣帶水。閩臺之間存在“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
方韶毅 著
《甌風》是一本關于溫州的人文MOOK,刊名沿用民國時期由劉紹寬、王理孚、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