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蘇州民俗
02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
03布達拉宮:來自雪域的世界…
04京華擷英:典籍中的北京
05湖南氏族遷徙源流(全二冊…
06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湖湘文…
07文藝美學視域下的晉商文化…
08新思與新質(zhì):巴蜀文化在中…
09瀟湘四季
10北京概覽
田宏利
一陣疾風吹過,那是蒙古高原上慣有的長風浩蕩,靜默著的風鈴搖動起來,發(fā)出一…
可購
龍啟權(quán)
《走進赤水河》為赤水河流域考察紀實文集,記錄了作者對赤水河的地理、歷史、…
暫缺作者
《廬陵狀元》圍繞吉安17位狀元展開,用傳略與游記的形式介紹他們的生平與故里…
吳軍
在傳統(tǒng)的有關城市發(fā)展的思維中,經(jīng)濟發(fā)展與宜居性似乎總是矛盾的。這樣的思維…
吳承篤
齊魯文化在建構(gòu)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時,體現(xiàn)出一種卓然的生態(tài)智慧。這種…
張驊,唐群
《渭河文明/渭河文化叢書》以渭水為鑰匙,通過對渭河文明的深度解讀,呈現(xiàn)千…
劉蒙之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精神的源泉。作為水的一種存在形式,遍布地球大陸上的河…
主編王金星、杜春海、周光寧長期從事教育與地方文化研究工作,為弘揚地方、民…
張?zhí)?/p>
客家人的歷史決定了客家文化肇因于移民生活,移墾社會孕育了客家文化的形成?!?/p>
《寧夏地名文化精粹(2017)》是一本寧夏地名元素的集合,是寧夏地名文化的精…
海南省民政廳
《海南地名文化紀事》從歷史文化視野,對海南省歷史文化底蘊較深厚的290個鄉(xiāng)…
王勝三
《方地札記:中國地名文化掠影》是關于地名的斷章,是五年來地名調(diào)研工作的收…
《家在成都(套裝上下冊)》是成都市外事辦牽頭負責的一部關于國外友人在成都…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
說起銀川這座城的往昔,有鼓樓望北,見證銀川數(shù)百年歷史;千年海寶塔講述著銀…
網(wǎng)易寧夏記者站
《寧夏記憶》根據(jù)網(wǎng)易寧夏頻道獻禮自治區(qū)60年大慶的地域性記事新聞原創(chuàng)欄目《…
《回望家山:福鼎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太姥文化叢書》共45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
《品味傳承:福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太姥文化叢書》所寫的是地處福建東北部沿?!?/p>
戴云飛
永泰莊寨亦莊亦寨,外圍寨墻高筑,寨內(nèi)則為莊的布局,在體量、氣勢和精致度上…
張?zhí)┏?/p>
《紅色文化資源研究》是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井岡山大學中國共產(chǎn)…
潘魯生,邱運華
《中國紅粬黃酒文化之鄉(xiāng):福建屏南/中國民間文藝之鄉(xiāng)》全面反映了福建屏南的…
蘇秉公
《新視角下的海派文化》以“什么是海派文化”開篇,然后依次從經(jīng)濟基礎、契約…
《走向遠方:成都金蘋果錦城靠前中學戰(zhàn)略規(guī)劃》由楊斌主編
朱曉劍
本書記錄了成都有史以來的閱讀文化,包括書院、方志、箋紙、雕版、書人等內(nèi)容…
朱曉劍,楊不易
從成都博物館展出文物切入,引出歷史文化和故事,系統(tǒng)呈現(xiàn)三千年成都,特別是…
張秀麗,黃文華,何晨 等
自然體驗教育課程是自然學校自然體驗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驗者和自然…
吳明華
本書作者集著名作家和商界名家于一身,有著豐富的創(chuàng)業(yè)人生經(jīng)驗,以作者親身經(jīng)…
壬氏青李,張,侃
越南中部會安港埠是一個典型的華人聚居點,17-19世紀亞洲重要的海洋貿(mào)易港口…
莫伸
本書是一部跨越26年完成的親歷性紀實作品。作者以作家的視角,通過敏銳的觀察…
中國文史出版社 編
《老長沙/民國趣讀》講述了古城阡陌道不盡滄桑過往、一座水火淬煉過的老城、…
海上花園的遺風古韻、中西合壁的獨特文化、烽火歲月中的赤子之情、鼓浪嶼上的…
20世紀初以后,書院教育已經(jīng)從制度層面消失,但書院教育傳統(tǒng)的很多側(cè)面仍然存…
甫玉龍
《古都北京》以介紹北京悠久的建城史和輝煌的建都史為主線,展開敘述。全書共…
唐幗麗
《博物北京》是以“大博物館”的理念講述了北京的歷史、文化和當代風貌,通過…
《民國趣讀:老昆明》講述了春城尋蹤、道不盡的滄桑歷史、探古城深厚的文化底…
韓淑芳 編
回眸間是難忘煙雨水巷、賞亭臺樓圖聽松竹濤聲、靜謐小城塵封的歲月滄桑、姑蘇…
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中共云南省委黨史研究…
《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云南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初識北京》是“京名片”叢書的第一部,是介紹北京歷史文化的概要性讀物。全…
《院落北京》共分六篇:井田制與北京城,北京老城、胡同與四合院,北京四合院…
崔偉奇
《山水北京》主要介紹由自然及人工山水構(gòu)成的北京的山水氣象和山水景觀。全書…
劉照建
2017年中國民協(xié)“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啟動,并陸續(xù)赴各地組織進行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