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相關概念
1.2.1 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
1.2.2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
1.2.3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評價
1.3 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第2章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及評價總體思路
2.1 理論基礎
2.1.1 因子分析法
2.1.2 結構方程模型
2.1.3 綜合微觀分析法
2.2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構成要素
2.2.1 初擬要素
2.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要素分析
2.3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要素作用機理
2.3.1 定性分析
2.3.2 定量分析
2.4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框架
2.5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評價總體思路
2.5.1 基本原理
2.5.2 基于綜合微觀分析法的體系評價總體思路
參考文獻
第3章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管理模式評價
3.1 理論基礎
3.1.1 項目組織結構理論
3.1.2 多人層次分析法
3.1.3 模糊物元評價模型
3.2 當前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3.2.1 軍民融合管理機構缺位
3.2.2 軍民融合協(xié)調機制缺失
3.2.3 軍民融合管理職能不明
3.2.4 軍民融合管理政策過于原則
3.2.5 裝備經費管理渠道不統(tǒng)一
3.3 構建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管理模式原則
3.3.1 全系統(tǒng)全壽命原則
3.3.2 軍地雙重領導原則
3.3.3 軍民融合權責清晰原則
3.3.4 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原則
3.4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管理模式選擇
3.4.1 三種管理模式
3.4.2 管理模式的對比分析
3.5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管理模式評價模型
3.5.1 管理模式評價指標
3.5.2 基于多人層次分析法的指標權重
3.5.3 基于模糊物元的管理模式評價模型
3.6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矩陣式管理模式
3.6.1 機構設置
3.6.2 職責分工
3.6.3 責任矩陣
參考文獻
第4章 民營企業(yè)融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評價
4.1 理論基礎
4.1.1 博弈論
4.1.2 多Agent系統(tǒng)仿真
4.2 民營企業(yè)融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必要性
4.2.1 貫徹落實軍民融合戰(zhàn)略思想的需要
4.2.2 突破武器裝備建設技術瓶頸的需要
4.2.3 推動競爭性武器裝備采購的需要
4.2.4 激發(fā)國防科技工業(yè)活力的需要
4.2.5 實現(xiàn)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良性互動的需要
4.3 民營企業(yè)融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現(xiàn)狀
4.3.1 存在問題
4.3.2 融入流程
4.4 民營企業(yè)融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靜態(tài)博弈
4.4.1 軍隊與政府的博弈
4.4.2 軍隊與軍工企業(yè)博弈
4.4.3 軍隊與民營企業(yè)博弈
4.4.4 政府與軍工企業(yè)博弈
4.4.5 政府與民營企業(yè)博弈
4.4.6 軍工企業(yè)與民營企業(yè)博弈
4.5 民營企業(yè)融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動態(tài)博弈
4.5.1 基于多Agent系統(tǒng)的仿真框架
4.5.2 主要變量
4.5.3 仿真結果
參考文獻
第5章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效益評價
5.1 理論基礎
5.1.1 生態(tài)位理論
5.1.2 證據推理理論
5.1.3 云推理理論
5.1.4 變權模糊模型
5.2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效益評價流程和組織模式
5.2.1 評價流程
5.2.2 組織模式
5.3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效益評價指標
5.3.1 “態(tài)”評價指標
5.3.2 “勢”評價指標
5.3.3 基于生態(tài)位的評價指標體系
5.3.4 評價標準體系
5.4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效益評價模型
5.4.1 基于證據推理的“態(tài)”單指標評價模型
5.4.2 基于云推理的“勢”單指標評價模型
5.4.3 基于變權模糊的綜合評價模型
5.5 案例分析
5.5.1 評價指標權重
5.5.2 “態(tài)”單指標評價
5.5.3 “勢”單指標評價
5.5.4 建設效益評價
參考文獻
第6章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風險評價
6.1 理論基礎
6.1.1 工作分解結構
6.1.2 蒙特卡洛法
6.2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風險評價流程
6.3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風險識別
6.3.1 不確定性事件
6.3.2 風險因素
6.4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風險評估
6.4.1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風險評估流程
6.4.2 案例分析
6.5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風險控制
6.5.1 風險控制策略
6.5.2 風險因素控制措施
參考文獻
第7章 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軍民融合度評價
7.1 理論基礎
7.1.1 模糊Petri網模型
7.1.2 模糊數(shù)學模型
7.1.3 質量功能展開理論
7.2 宏觀層面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軍民融合度評價
7.2.1 宏觀軍民融合度評價指標
7.2.2 軍民融合度評價模型
7.2.3 案例分析
7.2.4 主要結論
7.3 微觀層面的武器裝備科研牛產軍民融合度評價
7.3.1 基于QFD的評價步驟
7.3.2 微觀軍民融合度評價指標
7.3.3 單指標評價模型
7.3.4 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第8章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實現(xiàn)路徑評價
8.1 理論基礎
8.1.1 制度變遷理論
8.1.2 力學理論
8.1.3 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
8.2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實現(xiàn)路徑分析
8.2.1 強制性制度變遷階段
8.2.2 誘致性制度變遷
8.3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實現(xiàn)路徑動態(tài)評價
8.3.1 因果關系圖
8.3.2 系統(tǒng)動力學流程圖
8.3.3 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構造
8.3.4 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第9章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評價軟件
9.1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評價軟件設計目標
9.1.1 功能目標
9.1.2 結構目標
9.1.3 環(huán)境目標
9.2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評價軟件設計
9.2.1 功能模塊設計
9.2.2 實體關系圖
9.3 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評價軟件實現(xiàn)
9.3.1 評價基礎信息模塊
9.3.2 評價信息管理模塊
9.3.3 評價執(zhí)行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