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jié)構(gòu)PIC單片機應用開發(fā)24例(基于Proteus仿真)

PIC單片機應用開發(fā)24例(基于Proteus仿真)

PIC單片機應用開發(fā)24例(基于Proteus仿真)

定 價:¥59.00

作 者: 張新 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單片機與嵌入式 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

ISBN: 9787121230806 出版時間: 2014-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40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MPLAB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PIC單片機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Proteus是應用最廣泛的硬件仿真環(huán)境。本書基于MPLAB和Proteus介紹了24個PIC單片機應用實例,每個實例都包含背景介紹、設計思路以及該實例涉及的基礎原理、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和仿真與總結(jié)等內(nèi)容,并提供了所有實例的Proteus仿真電路圖及基于MPLAB的程序源代碼,讀者可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wǎng)(www.hxedu.com.cn)查找本書免費下載。

作者簡介

  華中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博士,大學教師。2005年曾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也曾多次指導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具備豐富的單片機開發(fā)經(jīng)驗,編著有多本單片機、電子技術(shù)應用書籍。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呼吸燈 (1)
1.1 呼吸燈的背景介紹 (1)
1.2 呼吸燈的設計思路 (1)
1.2.1 呼吸燈的工作流程 (1)
1.2.2 呼吸燈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
1.2.3 “呼吸”效果實現(xiàn)原理 (2)
1.2.4 PIC單片機(PIC16F87×A)簡介 (2)
1.2.5 RCL電路 (4)
1.2.6 PWM控制 (5)
1.2.7 PIC單片機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使用 (5)
1.3 呼吸燈的硬件設計 (14)
1.3.1 呼吸燈的硬件模塊劃分 (14)
1.3.2 呼吸燈的硬件電路圖 (15)
1.3.3 硬件基礎――發(fā)光二極管(LED) (16)
1.3.4 硬件基礎――三極管 (16)
1.3.5 硬件基礎――電阻、電容和電感 (17)
1.3.6 Proteus硬件仿真環(huán)境的使用 (17)
1.4 呼吸燈的軟件設計 (20)
1.4.1 呼吸燈的軟件流程 (21)
1.4.2 呼吸燈的軟件應用代碼 (21)
1.5 呼吸燈的仿真與總結(jié) (23)
1.5.1 使用Proteus和MPLAB對PIC單片機進行仿真 (23)
1.5.2 呼吸燈的仿真 (28)
第2章 跑步機控制模塊 (30)
2.1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背景介紹 (30)
2.2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設計思路 (30)
2.2.1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工作流程 (30)
2.2.2 跑步機控制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31)
2.2.3 “長按鍵”和“短按鍵”檢測原理 (31)
2.3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硬件設計 (31)
2.3.1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硬件劃分 (31)
2.3.2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硬件電路圖 (32)
2.3.3 硬件基礎――獨立按鍵 (33)
2.3.4 硬件基礎――數(shù)碼管 (33)
2.4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軟件設計 (35)
2.4.1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軟件劃分和流程設計 (35)
2.4.2 啟/停控制模塊設計 (36)
2.4.3 速度控制模塊設計 (37)
2.4.4 軟件綜合 (40)
2.5 跑步機控制模塊的仿真與總結(jié) (42)
第3章 簡易電子琴 (43)
3.1 簡易電子琴的背景介紹 (43)
3.2 簡易電子琴的設計思路 (43)
3.2.1 簡易電子琴的工作流程 (43)
3.2.2 簡易電子琴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44)
3.2.3 PIC單片機播放音樂 (45)
3.3 簡易電子琴的硬件設計 (45)
3.3.1 簡易電子琴的硬件模塊劃分 (46)
3.3.2 簡易電子琴的硬件電路圖 (46)
3.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PIC16F877A)的定時器TMR1 (47)
3.3.4 硬件基礎――蜂鳴器 (49)
3.4 簡易電子琴的軟件設計 (50)
3.4.1 簡易電子琴的軟件流程 (50)
3.4.2 簡易電子琴的軟件應用代碼 (51)
3.5 簡易電子琴的仿真與總結(jié) (54)
第4章 手機撥號模塊 (56)
4.1 手機撥號模塊的背景介紹 (56)
4.2 手機撥號模塊的設計思路 (56)
4.2.1 手機撥號模塊的工作流程 (56)
4.2.2 手機撥號模塊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56)
4.2.3 手機撥號模塊的工作原理 (57)
4.3 手機撥號模塊的硬件設計 (57)
4.3.1 手機撥號模塊的硬件劃分 (57)
4.3.2 手機撥號模塊的硬件電路圖 (58)
4.3.3 硬件基礎――行列掃描鍵盤 (59)
4.3.4 硬件基礎――1602液晶顯示模塊 (59)
4.4 手機撥號模塊的軟件設計 (62)
4.4.1 手機撥號模塊的軟件劃分和流程設計 (62)
4.4.2 行列掃描鍵盤軟件驅(qū)動模塊設計 (63)
4.4.3 1602液晶顯示驅(qū)動模塊設計 (65)
4.4.4 軟件綜合 (67)
4.5 手機撥號模塊的仿真與總結(jié) (69)
第5章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 (71)
5.1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背景介紹 (71)
5.2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設計思路 (71)
5.2.1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工作流程 (71)
5.2.2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71)
5.2.3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實現(xiàn)原理 (72)
5.3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硬件設計 (73)
5.3.1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硬件模塊劃分 (73)
5.3.2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硬件電路圖 (73)
5.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PIC16F877A)的內(nèi)置A/D模塊 (74)
5.4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軟件設計 (79)
5.4.1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軟件流程 (79)
5.4.2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軟件應用代碼 (80)
5.5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仿真與總結(jié) (81)
5.5.1 Proteus中的電壓表和電流表 (82)
5.5.2 單I/O引腳擴展多按鍵的仿真 (83)
第6章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 (84)
6.1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背景介紹 (84)
6.2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設計思路 (84)
6.2.1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工作流程 (84)
6.2.2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84)
6.2.3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實現(xiàn)原理 (85)
6.2.4 排序算法 (86)
6.3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硬件設計 (87)
6.3.1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硬件模塊劃分 (88)
6.3.2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硬件電路圖 (88)
6.3.3 硬件基礎――多位數(shù)碼管 (89)
6.4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軟件設計 (90)
6.4.1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軟件流程 (90)
6.4.2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軟件應用代碼 (91)
6.5 使用A/D模塊進行電阻測量的仿真與總結(jié) (94)
第7章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 (96)
7.1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背景介紹 (96)
7.2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設計思路 (96)
7.2.1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工作流程 (96)
7.2.2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97)
7.2.3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實現(xiàn)原理 (97)
7.3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硬件設計 (97)
7.3.1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硬件模塊劃分 (97)
7.3.2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硬件電路圖 (97)
7.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的外部中斷 (98)
7.3.4 硬件基礎 ―― PIC單片機的基準電壓模塊 (99)
7.3.5 硬件基礎――MAX7219數(shù)碼管驅(qū)動芯片 (100)
7.4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軟件設計 (105)
7.4.1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軟件流程 (105)
7.4.2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軟件應用代碼 (106)
7.5 手動多電壓輸出電源的仿真與總結(jié) (116)
第8章 旋鈕控制模塊 (118)
8.1 旋鈕控制模塊的背景介紹 (118)
8.2 旋鈕控制模塊的設計思路 (118)
8.2.1 旋鈕控制模塊的工作流程 (118)
8.2.2 旋鈕控制模塊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119)
8.2.3 RC充放電測量電阻的工作原理 (119)
8.3 旋鈕控制模塊的硬件設計 (120)
8.3.1 旋鈕控制模塊的硬件模塊劃分 (120)
8.3.2 旋鈕控制模塊的硬件電路圖 (120)
8.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的TMR0定時計數(shù)器 (121)
8.4 旋鈕控制模塊的軟件設計 (123)
8.4.1 旋鈕控制模塊的軟件流程 (123)
8.4.2 旋鈕控制模塊的軟件應用代碼 (124)
8.5 旋鈕控制模塊的仿真與總結(jié) (127)
8.5.1 Proteus中的虛擬示波器 (128)
8.5.2 旋鈕控制模塊的仿真 (129)
第9章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 (131)
9.1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背景介紹 (131)
9.2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設計思路 (132)
9.2.1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工作流程 (132)
9.2.2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132)
9.2.3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工作原理 (132)
9.3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硬件設計 (135)
9.3.1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硬件模塊劃分 (135)
9.3.2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硬件電路圖 (135)
9.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的串口 (137)
9.3.4 硬件基礎――SN75179芯片 (142)
9.3.5 硬件基礎――撥碼開關(guān) (143)
9.4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軟件設計 (144)
9.4.1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軟件流程 (144)
9.4.2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軟件應用代碼 (145)
9.5 多機遠距離通信模型的仿真與總結(jié) (149)

第10章 云臺控制系統(tǒng) (151)
10.1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背景介紹 (151)
10.2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 (152)
10.2.1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 (152)
10.2.2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152)
10.2.3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152)
10.3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153)
10.3.1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模塊劃分 (153)
10.3.2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圖 (153)
10.3.3 硬件基礎――直流電動機 (154)
10.3.4 硬件基礎――H橋 (154)
10.3.5 硬件基礎――步進電動機 (155)
10.3.6 硬件基礎――ULN2803 (156)
10.4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156)
10.4.1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流程 (157)
10.4.2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應用代碼 (157)
10.5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與總結(jié) (161)
10.5.1 Proteus中的COMPIM模塊 (161)
10.5.2 Proteus中的虛擬終端 (162)
10.5.3 云臺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 (163)
第11章 SPI雙機通信模型 (165)
11.1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背景介紹 (165)
11.2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設計思路 (165)
11.2.1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工作流程 (165)
11.2.2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166)
11.2.3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工作原理 (166)
11.2.4 SPI總線通信原理 (166)
11.2.5 SPI總線擴展原理 (166)
11.3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硬件設計 (167)
11.3.1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硬件模塊劃分 (167)
11.3.2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硬件電路圖 (168)
11.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的SPI總線接口模塊 (169)
11.3.4 硬件基礎――繼電器 (171)
11.4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軟件設計 (172)
11.4.1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軟件流程 (172)
11.4.2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軟件應用代碼 (173)
11.5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仿真與總結(jié) (175)
11.5.1 Proteus中的SPI Debugger模塊 (175)
11.5.2 SPI雙機通信模型的仿真 (176)
第12章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 (178)
12.1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背景介紹 (178)
12.2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設計思路 (178)
12.2.1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實例的工作流程 (178)
12.2.2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178)
12.2.3 使用軟件模擬硬件串口 (179)
12.3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硬件設計 (179)
12.3.1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硬件模塊劃分 (179)
12.3.2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硬件電路圖 (179)
12.4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軟件設計 (180)
12.4.1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流程設計 (180)
12.4.2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軟件應用代碼 (181)
12.5 軟件模擬串口通信的仿真與總結(jié) (186)
第13章 PWM控制電動機 (188)
13.1 PWM控制電動機的背景介紹 (188)
13.2 PWM控制電動機的設計思路 (188)
13.2.1 PWM控制電動機的工作流程 (188)
13.2.2 PWM控制電動機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188)
13.2.3 PWM控制原理 (189)
13.3 PWM控制電動機的硬件設計 (190)
13.3.1 PWM控制電動機的硬件模塊劃分 (190)
13.3.2 PWM控制電動機的硬件電路圖 (190)
13.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的定時/計數(shù)器TMR2 (191)
13.3.4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的CCP模塊 (192)
13.4 PWM控制電動機的軟件設計 (195)
13.4.1 PWM控制電動機的軟件流程 (195)
13.4.2 PWM控制電動機的軟件應用代碼 (196)
13.5 PWM控制電動機的仿真與總結(jié) (197)
第14章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 (199)
14.1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背景介紹 (199)
14.2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 (199)
14.2.1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 (199)
14.2.2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00)
14.2.3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200)
14.3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200)
14.3.1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硬件模塊劃分 (200)
14.3.2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圖 (201)
14.3.3 硬件基礎――壓力傳感器MPX4115 (202)
14.4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202)
14.4.1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軟件流程 (202)
14.4.2 顯示驅(qū)動模塊函數(shù)設計 (203)
14.4.3 軟件綜合 (204)
14.5 貨車超重檢測系統(tǒng)的仿真與總結(jié) (206)
第15章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 (208)
15.1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背景介紹 (208)
15.2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 (208)
15.2.1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 (208)
15.2.2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09)
15.2.3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209)
15.3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209)
15.3.1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硬件模塊劃分 (209)
15.3.2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圖 (210)
15.3.3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的比較器模塊 (211)
15.4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212)
15.4.1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軟件流程 (212)
15.4.2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軟件應用代碼 (213)
15.5 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仿真與總結(jié) (213)
第16章 手動程控放大器 (215)
16.1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背景介紹 (215)
16.2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設計思路 (215)
16.2.1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工作流程 (215)
16.2.2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15)
16.2.3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信號放大 (216)
16.2.4 程控放大器的實現(xiàn)方法 (218)
16.3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硬件設計 (219)
16.3.1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硬件模塊劃分 (219)
16.3.2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硬件電路圖 (219)
16.3.3 硬件基礎――A741 (221)
16.3.4 硬件基礎――CD4066 (221)
16.4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軟件設計 (222)
16.4.1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軟件流程 (222)
16.4.2 MAX7219驅(qū)動函數(shù)模塊設計 (222)
16.4.3 軟件綜合 (223)
16.5 手動程控放大器的仿真與總結(jié) (227)
第17章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 (229)
17.1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背景介紹 (229)
17.2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設計思路 (229)
17.2.1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工作流程 (229)
17.2.2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30)
17.2.3 D/A芯片的工作原理 (230)
17.2.4 I2C接口總線的工作原理 (231)
17.3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硬件設計 (234)
17.3.1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硬件模塊劃分 (234)
17.3.2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硬件電路圖 (234)
17.3.3 硬件基礎――單刀單擲開關(guān) (235)
17.3.4 硬件基礎――MAX517 (235)
17.3.5 硬件基礎――PIC單片機(PIC16F877A)的I2C總線接口模塊基礎 (236)
17.4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軟件設計 (239)
17.4.1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軟件劃分和流程設計 (240)
17.4.2 MAX517驅(qū)動庫函數(shù)設計 (240)
17.4.3 軟件綜合 (241)
17.5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仿真與總結(jié) (244)
17.5.1 Proteus中的I2C Debugger模塊 (244)
17.5.2 簡易波形發(fā)生器的仿真 (246)
第18章 電子抽獎系統(tǒng) (247)
18.1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背景介紹 (247)
18.2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 (247)
18.2.1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 (247)
18.2.2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47)
18.2.3 單片機系統(tǒng)的隨機數(shù)產(chǎn)生原理 (247)
18.3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249)
18.3.1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硬件模塊劃分 (249)
18.3.2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圖 (249)
18.3.3 硬件基礎――74HC595 (251)
18.4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251)
18.4.1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軟件劃分和流程設計 (251)
18.4.2 74HC595驅(qū)動函數(shù)模塊設計 (252)
18.4.3 軟件綜合 (256)
18.5 電子抽獎系統(tǒng)的仿真與總結(jié) (259)
第19章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 (261)
19.1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背景介紹 (261)
19.2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設計思路 (261)
19.2.1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工作流程 (261)
19.2.2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62)
19.2.3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換擋原理 (262)
19.3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硬件設計 (262)
19.3.1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硬件模塊劃分 (262)
19.3.2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硬件電路圖 (262)
19.3.3 硬件基礎――LM324 (264)
19.4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軟件設計 (265)
19.4.1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軟件流程 (265)
19.4.2 1602液晶驅(qū)動模塊函數(shù)設計 (265)
19.4.3 軟件綜合 (267)
19.5 自動換擋數(shù)字電壓表的仿真與總結(jié) (272)
第20章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 (274)
20.1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背景介紹 (274)
20.2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 (274)
20.2.1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 (274)
20.2.2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75)
20.2.3 1-wire(單線)總線擴展方法 (275)
20.3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278)
20.3.1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模塊劃分 (278)
20.3.2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圖 (278)
20.3.3 硬件基礎――DS18B20 (280)
20.4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283)
20.4.1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流程 (283)
20.4.2 顯示模塊設計 (284)
20.4.3 用戶輸入模塊設計 (284)
20.4.4 溫度采集模塊設計 (285)
20.4.5 電動機驅(qū)動模塊設計 (287)
20.4.6 軟件綜合 (287)
20.5 倉庫自動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與總結(jié) (288)
第21章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 (290)
21.1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背景介紹 (290)
21.2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 (290)
21.2.1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 (290)
21.2.2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290)
21.3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291)
21.3.1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硬件模塊劃分 (291)
21.3.2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圖 (292)
21.4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293)
21.4.1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軟件流程 (293)
21.4.2 DS18B20驅(qū)動模塊設計 (293)
21.4.3 顯示模塊設計 (301)
21.4.4 軟件綜合 (306)
21.5 多點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仿真與總結(jié) (309)
第22章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 (311)
22.1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背景介紹 (311)
22.2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 (311)
22.2.1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流程 (311)
22.2.2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311)
22.3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312)
22.3.1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模塊劃分 (312)
22.3.2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電路圖 (313)
22.3.3 硬件基礎――DS12C887時鐘芯片 (314)
22.3.4 硬件基礎――光電隔離器 (318)
22.4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319)
22.4.1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流程 (319)
22.4.2 DS12C887驅(qū)動函數(shù)模塊設計 (319)
22.4.3 1602液晶驅(qū)動函數(shù)模塊設計 (321)
22.4.4 軟件綜合 (322)
22.5 商場燈光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與總結(jié) (325)
第23章 萬年歷 (326)
23.1 萬年歷的背景介紹 (326)
23.2 萬年歷的設計思路 (326)
23.2.1 萬年歷的工作流程 (326)
23.2.2 萬年歷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327)
23.2.3 公歷與農(nóng)歷轉(zhuǎn)換算法 (327)
23.3 萬年歷的硬件設計 (329)
23.3.1 萬年歷的硬件模塊劃分 (329)
23.3.2 萬年歷的硬件電路圖 (329)
23.3.3 硬件基礎――DS1302時鐘芯片 (331)
23.4 萬年歷的軟件設計 (334)
23.4.1 萬年歷的軟件流程 (334)
23.4.2 DS1302驅(qū)動函數(shù)模塊設計 (334)
23.4.3 農(nóng)歷轉(zhuǎn)換模塊設計 (338)
23.4.4 顯示模塊設計 (341)
23.4.5 軟件綜合 (345)
23.5 萬年歷的仿真與總結(jié) (347)
第24章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 (349)
24.1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背景介紹 (349)
24.2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設計思路 (350)
24.2.1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工作流程 (350)
24.2.2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需求分析與設計 (350)
24.3 實時操作系統(tǒng)的基礎 (351)
24.3.1 典型的PIC單片機應用代碼結(jié)構(gòu) (351)
24.3.2 PIC單片機中的任務、多任務和任務切換 (352)
24.3.3 PIC單片機中的資源 (353)
24.3.4 實時操作系統(tǒng)的內(nèi)核 (353)
24.3.5 內(nèi)核的調(diào)度和任務優(yōu)先級 (354)
24.3.6 任務的同步 (355)
24.3.7 任務間的通信(Intertask Communication) (358)
24.3.8 實時操作系統(tǒng)的中斷 (359)
24.3.9 實時操作系統(tǒng)對PIC單片機存儲器的要求 (361)
24.4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硬件設計 (361)
24.4.1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硬件模塊劃分 (361)
24.4.2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硬件電路圖 (362)
24.5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基礎 (363)
24.5.1 內(nèi)核結(jié)構(gòu) (363)
24.5.2 任務管理 (367)
24.5.3 時間管理 (369)
24.5.4 任務之間的通信和同步 (370)
24.5.5 內(nèi)存管理 (372)
24.6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的移植 (374)
24.6.1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介紹 (374)
24.6.2 PIC單片機上的移植 (375)
24.6.3 PIC單片機的移植過程 (375)
24.7 在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上編寫應用 (379)
24.8 COS-II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的仿真與總結(jié) (38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