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乾隆時期清朝與哈薩克諸部…
02絲路文化
03海外中國研究·性別、…
04耆紳政治:蘇社集團與江蘇…
05知宋·宋代之儒學
06南史(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
07李光弼
08新出碑志與元代河北研究
09歷史分期與主權:封建和世…
10月西日東
鄺士元 著
經(jīng)世致用,是中國知識分子為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它遠溯于繼孔子之后,繼春秋之末,…
可購
李娜 著
《李娜微講堂》是一本匯集了江蘇教育電視臺“微講堂”節(jié)目百期內容的新知讀物…
陳明遠,金岷彬 著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講述19世紀中葉,國際歷史和…
許建英 著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近代英國和中國新疆(1840-1911)》內容豐富、圖文并茂…
孫蘭 著
南朝齊代才高而命短的詩人謝胱,在當時和后來的文壇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
吳大華 編
本書共分為上篇清江四案、下篇清江四案與清水江流域的糾紛解決及市場秩序共兩…
(日) 菊地利夫 著 辛德勇 譯
《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是一本有關歷史地理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譯文集…
彭剛 著
《名師大講堂:西方思想史導論》是作者在清華大學講授“西方思想史”課程的課…
葉險明 著 趙劍英 編
《馬克思主義學術文叢:世界歷史理論的當代構建》共分上下兩篇,即“挖掘”和…
杜學霞 著
《史殤(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史學研究)》講述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
邵東方 編
《竹書紀年》相傳為戰(zhàn)國時魏國史官所作,共十三篇,記載自夏商周至戰(zhàn)國時期的…
沈寶祥 著
撥亂反正,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特殊的…
梁啟超 著
民國大師文庫,旨在為讀者提供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的中國學術精品。當時,學…
(美)伍安祖,王晴佳 著,孫衛(wèi)國,秦麗 譯…
本書在中外相關研究論著的基礎上,論述了從先秦到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傳統(tǒng)史學…
孟昭華 著
戶政是國家對于國民戶口、戶籍及與之相關事項的管理工作。元、清是中國歷史上…
傅斯年 著
《傅斯年史學論著》包括《史學方法導論》和《民族與古代中國史》兩大部分?!丁?/p>
傅斯年,李守常,朱希祖 著
徐棄郁 著
美國是如何成功的?《新民說·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回答的是這樣…
陳道年(箋注) 注
鬼谷先生里氏姓名無考。南朝宋裴駟《史記集解》引東晉學者徐廣的話說:“潁川…
楊振亞 著
民國是一個夾雜著太多興衰榮辱的記憶、充斥著跌宕起伏故事的時代,本書作者以…
楊繼光 著
《萬歷野獲編》是關于明代歷史最重要的筆記之一,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正因為此…
王汎森 著
《執(zhí)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內容主要是王汎森教授對史學視野的一…
朱騰,王沛,水間大輔 著
《國家形態(tài)·思想·制度:先秦秦漢法律史的若干問題研究》試圖以傳世…
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 編
北京國子監(jiān)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學府兼具管理國家教育職能,也是皇帝臨雍講…
王子林 著
紫禁城建成于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2年),按《周禮》把宮城分為前朝后寢,后…
胡阿祥,胡曉明,朱智武 著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簡明讀本:史書地志》以簡明的語言,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國古代…
陳承新 著
《政治意識的話語建構:基于當代中國背景的分析》作者政治立場堅定,在立足國…
馮其庸 著
《逝川集》是馮其庸先生所著的有關歷史研究的文章。《逝川集》內容涉及對歷史…
(漢)司馬遷 著
《選本叢書:分段詳注評點史記菁華錄》是清代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浙江錢塘…
申曉云 著
《南京大學史學叢書:民國史實重建與史論新探》從重建史實入手,對民國歷史上…
(法)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著 …
馬克·布洛克是20世紀極為重要的史學大師,作為大師一生治史經(jīng)驗的結晶,…
陳晉 著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詩人和書法家;他是一國領袖,…
廖深基 著
《全國解放戰(zhàn)爭時期福建學生運動研究》有述有論,尤以下面幾點為優(yōu)長:一是有…
楊新年,陳宏愚 等著
《當代中國科技史》從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科技狀況、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向蘇聯(lián)學習…
張世明 著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空間、法律與學術話語:西方邊疆理論經(jīng)典文獻》對代…
范恩實 著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靺鞨興嬗史研究:以族群發(fā)展、演化為中心》從新的民…
徐潛,張克,崔博華 編
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對既有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和普及?!?/p>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主要介紹中國的古代天文歷法,在早期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
《中國古代史學名著》包括了:二十四史、司馬遷與《史記》、班固與《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