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東漢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02血酬定律 中國歷史中的生…
03漢武英雄時代
04淵研樓文錄
05京津畫派畫學思想研究
06新出碑志與元代河北研究
07在上海的美國人(第三卷)…
08春秋左傳詳注
09大家讀《史記》
10大學問·社會的發(fā)現(xiàn):…
王柯. 著
中國的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國人對世界的原初認識,追溯到…
可購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編
本論文集精選了每一屆獲得優(yōu)秀獎或者一等獎的論文集結出版,共30篇論文成果,…
呂思勉 著
《史學與史籍七種》包括《歷史研究法》、《史籍與史學》、《中國史籍讀法》、…
肖麗紅 著
作者認為文本的生產過程中融入了多種復雜的社會因素,力求從不同種類的文本入…
王銘銘 著
在中國的人類學中,摩爾根這個名字因為它的歷史崇高地位,因而可能已被誤解為…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現(xiàn)代漢語及語言學教研…
哲人其往,風范長存。在李煒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際,為了表達對李煒教授的追思之…
王晴佳 著
《人寫的歷史必須是人的歷史嗎?西方史學二十論》是著名歷史學家王晴佳先生的…
李慶新 著
韋慶遠教授(1928—2009),廣東順德人,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教授、廣東省社…
戴逸 著
這是一部內容清晰、邏輯嚴謹、極富啟發(fā)性的極簡清朝斷代史。作者戴逸先生,是…
韓兆琦 著
本書點贊《史記》人物的卓犖言行,情節(jié)場面,使人提高眼界、開闊胸襟;也點贊…
華杉 著
《資治通鑒》一共寫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文化的“超級案例集”。 …
吳晗 著,作家榜經典 編
朱元璋經典傳記講述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的謀略細節(jié) 此書以1949年新中國書局版…
《呂思勉讀史札記》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的一個大集,乃后人根據(jù)其筆記和論著…
《呂著史地通俗讀物四種》收錄了呂思勉先生所著的史地通俗讀物四種:《蘇秦張…
金雁 著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者金雁的散文集,既是個人生活記憶,也是對一段歷史時期的記…
胡戟,杜海斌,葉煒,曹印雙 編
歷史學講究學術傳統(tǒng),在尊重和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前進。紀念陳寅恪先生,紀…
薛萬田 編
看《一百講》,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著那個時代的一切,回…
[宋] 司馬光 著
《資治通鑒》全書294卷,洋洋灑灑三百多萬字,對于普通讀者來說,不可能在很…
[明] 張居正 著,[明] 張嗣修,張懋修 等 …
一、《張居正全集之一:張?zhí)兰ㄈ齼裕窞檎渭?、改革家、明萬歷朝內閣…
[西漢] 司馬遷 等 著
《二十四史》是合在一起的中國占代二十四部史書的統(tǒng)稱,所記內容起自傳說中的…
張鈺翰 著,王國平 總主編 張鈺翰 編著 編…
本書是杭州全書·余杭叢書之一種?!墩绿准視肥珍浟苏绿着c家…
[漢] 司馬遷 著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
曾莉 著
本書是一部用編年體記載蔡京生平的著作。正文從宋仁宗慶歷七年(1047)蔡京出…
[法] 皮埃爾·諾拉 著
《記憶之場》(Les Lieux de Mémoire)是當代法國史學界深具影響…
束景南 著
王陽明是繼朱熹以后的又一大儒學思想家,但由于資料的缺乏,歷來對王陽明一生…
文思哲 著
《史記》是我國歷史上一部紀傳體通史,洋洋灑灑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囊括了…
《資治通鑒》濃墨重彩地描摹了古人的權謀智慧,無論是宮廷內斗還是對外戰(zhàn)爭,…
姜鳴 著
繼《天公不語對枯棋》和《秋風寶劍孤臣淚》后,姜鳴撰寫的晚清歷史散文第三輯…
[德] 胡貝特·沃爾夫 著
1859年,羅馬。一個貴族出身的修女求救,聲稱有人要毒死她,但她逃脫了。然而…
[日] 米倉誠一郎 著,陳云 譯
近代日本面臨被殖民地化的危險時,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性回應”,這個過程,…
〔清〕張謇 整理,王逸君 譯,〔清〕沈壽 …
《雪宧繡譜》由清末民初刺繡藝術家沈壽晚年病中口述、時人張謇整理而成 ,分…
伍成泉 著
《資治通鑒(精讀本)》是名師導讀系列叢書中的一種?!顿Y治通鑒》是由北宋司…
錢穆
錢穆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終身保持高度的崇敬,幾近于宗教信仰。在本書中,先…
劉勃 著
這是“劉勃說書”系列第一本。正是從這本書,劉勃開始了他的歷史人文寫作。他…
常文相 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
《互洽共生:明代商人、商業(yè)與國家體制關系探研/中國歷史研究學術文庫》為“…
張沛林 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
《追尋平實精微:漢唐春秋榖梁學論稿/中國歷史研究學術文庫》為“中國歷史研…
盛邦和
本稿研究近現(xiàn)代中日“亞洲認識”。何為亞洲?亞洲不僅是地理概念,還是文化概…
吳樹平
“二十四史”是我國歷朝歷代撰寫的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丁岸氖贰焙喗椤贰?/p>
暫缺作者
《史記》記錄的歷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漢武帝太初年問止,大約三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