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為什么馬克思要撰寫《人類學筆記》
第一部分 歷史考證
第一章 《筆記》寫作背景
一 《筆記》寫作的時代背景
二 《筆記》寫作的學術史背景
三 《筆記》寫作的學術背景
第二章 《筆記》國外主要版本和傳播
一 《筆記》在西方的主要版本和傳播
二 《筆記》在蘇聯的主要版本和傳播
第三章 《筆記》國內主要版本和傳播
一 20世紀《筆記》在國內的主要版本和傳播
二 21世紀《筆記》在國內的主要版本和傳播
第二部分 研究狀況
第四章 《筆記》國外研究狀況
一 《筆記》的民族學視域研究
二 《筆記》的人類學視域研究
三 《筆記》的社會哲學研究
第五章 《筆記》國內研究狀況
一 《筆記》的唯物史觀研究
二 《筆記》的人類學研究
三 《筆記》的社會哲學研究
第三部分 當代解讀
第六章 《筆記》的結構、邏輯和內容
一 《筆記》的文本結構和邏輯架構
二 《筆記》的主要內容
第七章 《筆記》的重要理論觀點
一 社會發(fā)展道路具有規(guī)律性
二 社會發(fā)展道路存在特殊性
三 社會發(fā)展道路注重和諧性
第八章 《筆記》的當代意蘊
一 《筆記》是全面認識馬克思不可逾越的重要著作
二 《筆記》是研究社會發(fā)展理論的重要學術成果
三 《筆記》是當代中國道路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
第四部分 經典著作選編
馬克思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體的原因、進程和結果》一書摘要(節(jié)選)
馬克思路易斯·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節(jié)選)
馬克思約翰·菲爾爵士《印度和錫蘭的雅利安人村社》一書摘要(節(jié)選)
馬克思亨利·薩姆納·梅恩《古代法制史講演錄》一書摘要(節(jié)選)
馬克思約·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狀態(tài)》一書摘要(節(jié)選)
第五部分 附錄
附錄Ⅰ 研究文獻精選
一 [美]勞倫斯·克拉德:《進化論、革命和國家:馬克思與他的同時代人達爾文、卡萊爾、摩爾根、梅恩和柯瓦列夫斯基的批判關系》(節(jié)選)
二 [蘇]古拉姆·克拉德:《摩爾根對馬克思的影響:亞細亞社會問題》(節(jié)選)
三 [英]特奧多爾·汕寧:《晚期馬克思與俄國的“資本主義邊緣”》(節(jié)選)
四 江丹林:《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與唯物史觀》(節(jié)選)
五 榮劍:《馬克思的社會歷史理論和“晚年筆記”探析》(節(jié)選)
附錄Ⅱ 延伸閱讀書目
一 中文參考文獻
二 外文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