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溶法光纖材料與傳像束的制備技術》共有6章,主要分為3個部分:光纖及其傳像束的發(fā)展現狀與基本傳輸理論(第1、2章)、酸溶法光纖材料的研究與制備工藝實驗(第4、5章)、光纖及傳像束的特性研究與檢測評價(第3、6章)。在內容的具體安排上,《酸溶法光纖材料與傳像束的制備技術》第1章回顧了光纖傳像技術的發(fā)展現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第2章主要是從纖維光學的基本理論出發(fā),運用幾何光學方法探討光射線在光纖傳像束中的傳光、傳像機理及其傳輸規(guī)律;第3章較系統(tǒng)地討論了光纖基質玻璃的形成規(guī)律及其光學特性、熱力學特性、化學穩(wěn)定性等與化學組成的關系;第4章介紹了纖芯、包層和酸溶層玻璃材料的匹配性設計,制備了滿足拉絲要求的光纖玻璃棒管組合體材料;第5章主要是采用棒管法工藝開展單絲、復絲的拉制實驗,同時利用復絲層疊膠粘技術和熱熔技術制備不同截面硬質傳像束,然后通過開展酸的種類、濃度、酸溶溫度以及酸溶時間等量化關系研究,確定適合硬質傳像束酸溶的一系列工藝參數;第6章提出了傳像束主要性能參數的測量原理和幾種檢測方法,從中找出影響傳像束質量的主要因素,并對實驗檢測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酸溶法作為一門日趨成熟的制備柔性光纖傳像束的先進工藝技術,有必要對其進行認真的科學總結和梳理,并力求在書中反映最新成果,強調理論與實際并重,注重體現酸溶法光纖材料與傳像束制備技術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完整性,同時結合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經歷,介紹該領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以供讀者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