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1.1.1 有限元法的要點
1.1.2 有限元法的特性
1.1.3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求解過程
1.2 ANSYS簡介
1.2.1 ANSYS的功能
1.2.2 ANSYS14.0的啟動
1.2.3 ANSYS程序結構
1.2.4 ANSYS分析的基本過程
2 單元
2.1 單元插值和形函數(shù)
2.2 常用單元介紹
2.2.1 結構單元
2.2.2 熱分析單元
2.2.3 梁單元
2.2.4 彈簧單元
3 模型的建立
3.1 ANSYS建模概述
3.1.1 直接建模
3.1.2 實體建模
3.1.3 導入CAD模型
3.2 ANSYS的坐標系
3.2.1 坐標系分類
3.2.2 全局坐標系與局部坐標系
3.2.3 顯示坐標系
3.2.4 節(jié)點坐標系和單元坐標系
3.2.5 結果坐標系
3.2.6 工作平面
3.2.7 坐標系的激活
3.3 自下向上建模
3.3.1 關鍵點
3.3.2 線
3.3.3 面
3.3.4 體
3.4 自上向下建模
3.4.1 自上向下建模
3.4.2 定義體
3.5 建立有限元模型
3.5.1 節(jié)點
3.5.2 單元
3.6 導人CAD模型
3.7 參數(shù)化建模
3.7.1 參數(shù)化建模概念
3.7.2 使用參數(shù)
3.7.3 APDL中控制程序
3.8 布爾運算
3.8.1 交運算
3.8.2 加運算
3.8.3 減運算
3.8.4 分割運算
3.8.5 搭接運算
3.8.6 互分運算
3.8.7 黏接運算
4 網格劃分
4.1 有限元網格概論
4.2設定單元屬性
4.2.1 定義單元屬性
4.2.2 分配單元屬性
4.3 網格劃分控制
4.3.1 ANSYS網格劃分工具
4.3.2 映射網格劃分中單元的默認尺寸
4.3.3 局部網格劃分控制
4.3.4 內部網格劃分控制
4.3.5 生成過渡棱錐單元
4.3.6 將退化的四面體單元轉化為非退化的形式
4.3.7 執(zhí)行層網格劃分
4.4 自由網格劃分和映射網格劃分控制
4.4.1 自由網格劃分
4.4.2 映射網格劃分
4.5 實體模型有限元網格劃分控制
5 加載
6 求解
7 后處理
8 線性靜力學分析
9 非線性分析
10 熱分析
11 屈曲分析
12 模態(tài)分析
13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
14 譜分析
15 接觸問題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