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貿易經濟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中的利益分配

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中的利益分配

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中的利益分配

定 價:¥58.00

作 者: 王新奎 著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叢編項: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當代經濟學文庫
標 簽: 經濟 貿易政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3223752 出版時間: 2014-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50 字數:  

內容簡介

  發(fā)軔于上世紀80年代的《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是中國現代經濟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綱、易綱、張軍等當今中國經濟學界的主力和領軍人物,都是叢書的早年作者,正是叢書提供了他們最初的學術成長平臺。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對叢書再作大規(guī)模整理和改版工作。王新奎著的《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中的利益分配》即為此次舊籍新版品種之一?!秶H貿易與國際投資中的利益分配》開創(chuàng)了國際經濟領域的學術性探討新風,展開了關于比較利益理論和國際價值論的探討,肯定了比較成本學說的合理內核。同時,在該領域首次對國際利益與國際投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討論,突破性地對如何參加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問題提出了見解。改革開放以來在實踐中的種種現象,印證了本書前瞻性的理論探討。本書在對我國經濟體制的運行有著深入了解的背景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引入了現代西方微觀經濟理論的分析工具,提出了非完全競爭國際市場的假設,在研究方法上大膽創(chuàng)新。本書展現了一種對學術的嚴謹的探索精神,經久不衰。

作者簡介

  王新奎,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8年8月參加工作。1995年至2010年任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院長。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聯主席等職務?,F任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理事長兼總裁。長期從事國際貿易與投資的理論研究、教學及政府決策咨詢工作。1995年以后,專注于WTO多邊貿易體制運行研究,以及我國政府參與多邊、區(qū)域性、雙邊貿易談判的決策咨詢工作,對我國對外開放戰(zhàn)略及實施政策的制定作出重要的貢獻。出版《世界貿易組織與發(fā)展中國家》等學術專著5部,在各類專業(y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區(qū)域競爭及資源配置效益振蕩》等學術論文近40篇,主持或參與《加入WTO與國家經濟安全》等國家及省部級研究課題近30項。先后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勞動人事部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稱號或獎勵。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國際分工的階梯
1  技術進步、生產力發(fā)展與資本的技術構成
1.1  作為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指標的資本技術構成
1.2  資本技術構成水平的長期變化趨勢
1.3  資本技術構成的階梯
2  勞動力價值、勞動力價格與勞動力的追加價值生產率
2.1  資本勞動邊際技術替代率與勞動力價值
2.2  勞動力價值與勞動力追加價值生產率
2.3  生產部門間資本技術構成階梯與勞動力價格水平
3  實證之一:1955年日本工資結構實態(tài)分析
3.1  實證方法與資料
3.2  生產部門間資本技術構成水平的差異與勞動力價值
3.3  生產部門間資本技術構成的差異與勞動力追加價值生產率
3.4  生產部門間資本技術構成的差異與勞動力價格
4  與資本技術構成水平相對應的生產結構類型和貿易結構類型
4.1  資本技術構成與生產結構類型和貿易結構類型
4.2  資本技術構成的階梯與國際分工的階梯
5  實證之二:日本生產結構與貿易結構的長期變動
5.1  基本統(tǒng)計資料的選擇與處理
5.2  勞動力價格與勞動力價值的相對變化及其對生產結構和貿易結構的影響
5.3  總的實證性結論
第二篇  國際貿易與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
6  工業(yè)生產部門間勞動生產率水平的相對變化
6.1  勞動密集型生產部門與資本密集型生產部門資本技術構成水平的相對變化
6.2  勞動密集型生產部門與資本密集型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水平的相對變化
6.3  勞動密集型產品與資本密集型產品相對價值的變化
7  實證之三:各國經濟增長與工業(yè)部門間勞動生產率水平的相對變化
7.1  勞動力的實物生產率、價值生產率與追加價值生產率
7.2  統(tǒng)計資料的來源及其評價
7.3  統(tǒng)計資料的再整理及其觀察結論
8  國際市場結構與國際交換價值
8.1  若干基本分析工具的定義
8.2  純粹競爭國際市場中的國內交換價值與國際交換價值
8.3  非純粹競爭國際市場中國際交換價值的決定
9  實證之四:亞洲太平洋地區(qū)的階梯形國際分工形態(tài)及其市場類型
9.1  亞洲太平洋地區(qū)的階梯形國際分工形態(tài)
9.2  亞洲太平洋地區(qū)的市場類型
9.3  本章結論
1O  對外貿易的國民價值盈余與虧損
10.1  國民經濟生產可能性曲線與等國民價值線
10.2  國民經濟均衡生產點與國民經濟擴展線
10.3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余與虧損
10.4  貿易結構與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
11  關于比較利益論與國際價值論的簡要評述
11.1  關于國際交換比例的決定
11.2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與比較利益
第三篇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與國際收支
12  國民經濟的實物平衡與價值平衡
12.1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與國民經濟短期宏觀平衡
12.2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與國民經濟長期宏觀平衡
12.3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與貿易收支
13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分配
13.1  低構成國家內部貿易國民價值虧損的分配
13.2  高構成國家內部貿易國民價值盈余的分配
13.3  通貨膨脹、通貨收縮與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
13.4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對國民經濟的長期影響
14  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與匯率決定
14.1  匯率的決定及其變動
14.2  匯率水平與貿易商之間的貿易國民價值盈虧分配
14.3  國際貨幣體制與關鍵貨幣國家的特殊地位
第四篇  國際投資的來源及其流向
15  國際短期資本的流動
16  國際長期資本的流動
16.1  國民經濟部門平衡與國際資本的流向
16.2  實物產出資本比率與國際長期資本的流向
17  實證之五:國際分工的階梯與國際投資的流向
17.1  日本海外直接投資的增長及其結構變化
17.2  亞洲新興工業(yè)化國家(地區(qū))制造業(yè)直接投資流入結構
17.3  美、日在亞洲新興工業(yè)化國家(地區(qū))制造業(yè)直接投資結構比較
18  國際資本流動與對外貿易的國民價值盈虧
18.1  國際長期資本流動與貿易國國民經濟宏觀平衡
18.2  國際長期資本的流動與國際貿易的發(fā)展
18.3  國際長期資本的流動與貿易國的對外貿易條件
18.4  國際長期資本的流動與東道國的貿易國民價值虧損
18.5  投資國資本流出的國民價值盈余乘數與東道國資本流入的國民價值虧損乘數
第五篇  貿易結構類型的逆轉
19  生產結構類型與貿易結構類型的逆轉
19.1  工業(yè)化的生產效果與需求效果
19.2  生產結構類型與貿易結構類型的逆轉
19.3  貿易結構類型的逆轉與對外貿易條件的逆轉
19.4  貿易結構類型的逆轉與動態(tài)的比較優(yōu)勢
19.5  貿易和資本流入對貿易結構類型逆轉的作用
20  實證之六:工業(yè)化水平與貿易收支的變化特征
20.1  截面資料:1983年不同工業(yè)化水平國家的貿易收支
20.2  時間系列:日本貿易收支的長期變化
20.3  對美國貿易收支長期變化的進一步分析
21  低構成國家生產結構類型和貿易結構類型逆轉階段的政策和策略
21.1  政策和策略選擇的總目標
21.2  各項主要政策和策略的評價
21.3  產業(yè)政策與貿易政策的配合
22  實證之七:臺灣地區(qū)生產結構類型和貿易結構類型逆轉階段的政策和策略
22.1  生產結構類型與貿易結構類型的逆轉
22.2  生產結構類型與貿易結構類型逆轉各階段的貿易政策和產業(yè)政策
22.3  外資流入在生產結構類型與貿易結構類型逆轉中的作用
第六篇  開放型社會主義經濟中的貿易國民價值盈虧問題
23  短缺經濟與貿易的國民價值虧損
23.1  外匯短缺、政府的出口沖動與生產者的進口沖動
23.2  進出口增長率的周期性波動
23.3  進口抑制強度的弱化趨勢與過度出口激勵
23.4  外資導入及其效益評價
23.5  地區(qū)傾斜的出口激勵政策
23.6  本章結論
24  實證之八:我國開放條件下的對外貿易及貿易的利益
24.1  進口增長率與出口增長率的周期性波動
24.2  生產結構類型與貿易結構類型
24.3  本章結論
結束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