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都市文化原理

都市文化原理

都市文化原理

定 價:¥48.00

作 者: 魯培康,劉士林 編
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文獻檢索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7306635 出版時間: 2014-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77 字數:  

內容簡介

  都市文化學是在以“國際化大都市”與“世界級城市群”為中心的都市化進程中,通過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建構、理論研究與實踐需要的緊密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世界性的前沿學科。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和闡釋都市文化學的理論著作,以“都市化進程”為現實背景,以“都市文化理論”為學術語境,以都市、都市文化、都市精神生產、都市文學藝術、都市生活方式為主要研究對象和范圍,探索創(chuàng)建一門有中國理論特色和當代世界價值的都市文化理論,為都市文化研究奠立一個基礎性的學術譜系和學科框架,同時也為我國城市文化建設提供一個普適性的理論基礎與解釋系統(tǒng)。

作者簡介

  劉士林,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先進產業(yè)技術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美學、文化學、城市科學研究。兼任教育部《中國都市化進程年度報告》負責人、《城市群藍皮書》主編、《中國城市科學》集刊主編,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行政文化委員會理事、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副會長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國家發(fā)改委等委托項目多項。獲第12屆中國圖書獎、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上海市曙光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等獎勵與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目  錄 導言  都市文化學的理論框架與現實意義 一、都市文化學:一門世界性前沿學科 二、都市文化學的基本要素及其結構關系 三、在中國,為什么要研究都市文化 第一編  都市 第一章  什么是都市 一、發(fā)現一座城市的生長歷程 二、城市的功能與定義 三、當代城市的典型形態(tài)——都市 四、正確理解和把握都市內涵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  中國城市的歷史與現狀 一、中國城市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中國城市的類型與特征 三、影響中國城市發(fā)展的一般因素與特殊性   第三章  西方城市的歷史與現狀 一、西方古代城市 二、中世紀歐洲城市 三、現代西方工業(yè)城市 四、當代西方世界級城市群   第二編  都市文化 第四章  都市文化 一、城市與文化 二、都市文化的界定與闡釋 三、都市文化的特征描述 四、都市文化研究的特點、對象與范圍   第五章  都市文化的類型及其演進 一、建立在農業(yè)文明基礎上的中國古代都市文化類型 二、建立在工業(yè)文明基礎上的西方現代都市文化類型 三、建立在后工業(yè)文明基礎上的當代都市文化類型   第六章  都市文化研究的馬克思哲學基礎 一、馬克思社會生產理論與都市社會的再生產 二、馬克思“生產也是消費”理論與都市文化的再生產 三、馬克思“全面發(fā)展的個人”理論與都市人自身的再生產   第三編  都市文化的生產與消費 第七章  消費文明的來臨及其影響 一、消費文明的概念及內涵 二、都市消費社會的客觀發(fā)生機制 三、都市消費社會與都市主體的結構性變遷   第八章  主體論:從生產者到消費者 一、文化生產者 二、文化機構 三、消費者的文化再生產   第九章  對象論:從實體到虛擬 一、關于自然的三種界說 二、從實體到虛擬的都市文化 三、都市文化虛擬化的最大弊端是導致人的異化 四、都市文化虛擬化中的四種異化形式   第四編  都市文學與藝術 第十章  都市文學 一、中西都市文學的源流與新質 二、當代都市文學的生產與傳播 三、當代都市文學的消費方式變遷 四、都市文學批評的一般原理   第十一章  都市藝術(上) 一、都市音樂藝術 二、都市舞蹈藝術 三、都市繪畫藝術   第十二章  都市藝術(下) 一、都市雕塑藝術 二、都市建筑藝術 三、都市景觀設計藝術   第五編  社會的都市化 第十三章  社會的都市化及其問題 一、都市規(guī)模擴大的雙重文化意義 二、都市的吸引力與輻射力 三、都市的文化交流   第十四章  都市生活方式與市民理想 一、當代都市的文化群落及其生活方式 二、都市文化群落與當代都市生活理想 三、都市公共設施與公眾活動 四、都市生活方式的再生產:都市民俗、市民精神以及城市認同   第十五章  都市形象與城市精神 一、建筑、環(huán)境與都市景觀 二、市政行為與城市理想(當代城市形象建設) 三、公眾活動的文化凝聚作用 四、公眾媒介的城市想象及其導向 五、從市民精神到公民精神   結語  關注逆城市化潮流,直面當代生存世界 一、對“逆城市化”的再認識 二、反對任何形式的文化悲觀主義 三、在大都市的生活激流中鍛煉成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