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四書證疑·鄉(xiāng)黨句解
02細說中國史 倡文偃武之宋…
03毛澤東批注《二十四史》:…
04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校釋《…
05東周鄭韓文化的考古學研究…
06力量之源·紅色100故…
07歷史轉折的前奏 鄧小平在…
08細說中國史 天朝上河之清…
09秦漢六朝隋唐禮制與經學論…
10《漢書集釋》研究
徐青 著
《西南貧困地區(qū)鄉(xiāng)村文化景觀保護與發(fā)展》辨析和本土化國際文化景觀視角,以西…
可購
戴國煇 著
《戴國煇講臺灣》是一套全新講述臺灣與臺灣人故事的作品,是傳奇學者戴國煇先…
蔣廷黻 著
本書屬劉東先生主編“臺灣國學叢書”之一種。《中國近代史》是蔣廷黻的代表作…
鄭士德 著
《中國書業(yè)史》是一部專業(yè)通史,兼顧出版與發(fā)行,側重圖書的經營,其前身為1…
羅建新 著
《歷代楚辭圖像文獻研究》首次對中國古代《楚辭》圖像文獻產生、發(fā)展、嬗變情…
胡傳志 著
《元好問傳論》是安徽師范大學詩學研究中心“中國詩學研究專刊”叢書之一種,…
趙豐 著
本書是一本對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的通論性著作,以中國絲綢為線索,大致按照時…
陳慶英
“人文西藏”叢書旨在通過新手法、新視角,點面結合,立體…
魏媛媛,趙磊 著,趙剛,蘇瑩瑩,李洪峰,…
“多語種講中國文化”系列教材具有如下特點: 1.旨在克服傳統(tǒng)非通教材體系中…
龐激揚 著
陳舜臣 著
《陳舜臣中日文化交流史譚》一書是一本譯著,由譯者崔學森、朱俊華從陳舜臣2…
韋胤宗 著
從晚明時期開始,學者、文人、藏書家、書法家等即喜在古籍之中書寫批校;由于…
張蔭麟,呂思勉 著
本書將民國兩位歷史學家張蔭麟及呂思勉的國史巨著對接,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為…
金沖及 著
1927年,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面臨著一次生死大考……革命的成敗仰仗軍事、…
郝春文、游自勇、石冬梅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共三十卷,本書是第十七卷。此套書以英國國家圖…
周偉洲 著
本書主要是敘述十六國時在西北建立的南涼、西秦兩個政權的歷史。由于南涼、西…
[清]佚名 纂;[清]沈致堅 纂輯
本書系《荊楚文庫地方志》之一種,由《[宣統(tǒng)]黃州府志拾遺》與《[光緒]黃州府…
[清]陳樹楠、諸可權 修;[清]錢光奎、余益…
本書為《荊楚文庫•方志編》的一種,以湖北省圖書館所藏《〔光緒〕咸…
中國史學會 著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中國史學會主持,幾乎當時所有國內著名歷史學家都參與編纂…
中國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
吳波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半小時漫畫團隊…
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帶領中國人民浴血…
大意覺迷 著
周王朝以“分封制”擴大了統(tǒng)治疆域,同時也給諸侯紛爭埋下隱患,這便有了戰(zhàn)亂…
徐興無 著
本書是一本普及歷史知識、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大眾歷史讀物,截取漢朝桓、靈、獻三…
汪淼 著
歷史上殺戮功臣最多的皇帝是誰?古代少數民族的生活是怎樣的?樓蘭古國為什么…
布仁吉日嘎拉 著
歷史上蒙古族是草原絲綢之路的主要開辟者和建設者之一。元朝建立了一個統(tǒng)一的…
汪征魯,游天容 著
本書為原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福州第一中學校長、教育家陳君實逝世兩周年的紀…
鄭愛青,戴麗榮 著
一位闖進上海灘的農家小孩, 在不平等的商戰(zhàn)環(huán)境下,團結同胞,與外商競爭,…
王晨 著
本書立足史料與宋人傳記、文集,以六個各自獨立的章節(jié)分別敘述了寇凖浮沉、慶…
吳晗 編
我國歷史時期這么長,歷史文獻這么多,要人人都學點歷史,有點歷史常識,真是…
張力仁 著
《西北地區(qū)人地關系的實證研究》從地理界線與人文空間、政策制度與人類行為、…
張震英 編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堅持“二為方…
李琳之 著
本書利用*新考古學研究成果,并輔之以文獻學、民俗學、人類學、地理學、生物…
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 編
本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編寫,精心編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
萬獻初 著
書分上下編,上編論證《漢書》所注音切的性質,以之與《切韻》《經典釋文》作…
張昕冉 著
財政經濟為一國之命脈,對歷史的走向產生巨大的影響,經濟也關系著每一個人的…
田慶鋒,點 校
《欽定臺規(guī)》是中國歷史上*為完善的監(jiān)察法典,較為詳細、系統(tǒng)和生動地規(guī)定了…
孫中原 著
趣談二十四史的啟示借鑒。含各史評點,名言警句,史家經歷,著書過程,精彩片…
張邦煒 著
這是一部曉暢生動的王朝興亡史。作者以理性平和的格調、濃淡相宜的筆觸、豐贍…
云葭 著
為什么古人養(yǎng)貓叫“聘貓”? 古人的夜市里都有什么? 古人也會喝下午茶嗎? …
邱捷 著
該書是晚清官員杜鳳治宦粵14年(1866—1880)、回鄉(xiāng)閑居2年(1880—1882)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