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力量之源·紅色100故…
02再回1949
03南京大屠殺研究·第1…
04戰(zhàn)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
05蘇州商人團體與清代社會變…
06宋史研究論叢 第35輯
07細說中國史 長城拱衛(wèi)之明…
08歷史轉折的前奏 鄧小平在…
09我們一起走過:臨滄文史資…
10晚清風云:帝國的切口(4…
(清)謝金鑾 等,何振 整理
晚清縣學教官訓士書,是指晚清時期的縣學教諭、訓導用來教導治下士子、生員讀…
可購
張稷 施亞西
作為1911年至1919年間享譽中國的《東方雜志》主編,杜亞泉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
吳景平 劉華 編注
《中國銀行》是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項目…
劉迎勝 主編
《中西元史》是《清華元史》的延續(xù)。本學刊雖以“元史”命…
林乾
《清代法律與清代政治》收錄了林乾三十多年來有關清史研究,特別是清代法制史…
錢榮貴
張謇作為清末民初著名的實業(yè)家、政治家、教育家,是近代“愛國企業(yè)…
陳悅
一百三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是近代中國命運的重要轉折點。中日海戰(zhàn)幾乎貫穿…
(法)阿爾貝特·施韋澤 著,(法)貝…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阿爾貝特·施韋澤因提出“敬畏生命&a…
劉國云 等 著
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一塊著名根據地,毛澤東贊其為“方志敏…
劉海峰
本書以實事求是的歷史唯物主義態(tài)度,對我們先民發(fā)明的科舉制作出較為公正客觀…
蔡東藩 著 張弛 編
《蔡東藩中國通史·明史篇(插圖版)》通過六十三個精彩故事與近百…
辛格非著
蒙古旗人的史地學影響深遠,他們的學術成果為后世學者提供了新的資料,某些著…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 編,周鎏剛 著
本書堅持思想史研究與社會史研究相結合,重新審視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
張婷婷
暫缺簡介...
胡阿祥 著
本書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代序:讀常見書與用新資料1、六朝文獻考證,如《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著
本書為慶祝王巍先生70壽誕而作,是關于中國早期文明研究的論文集。內容涉及中…
吳宏亮主編
本書是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鄭州大學近現代河南與中…
楊春君 著
欽差大臣制度是清代政治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清代文獻對欽差大臣制度的記載散且…
卜憲群
《中國區(qū)域文化研究》是由安徽師范大學高端科研平臺“中國區(qū)域文化…
宋青紅 著
本書充分挖掘海內外典藏抗日戰(zhàn)爭時期女性精英群體的檔案文獻、口述訪談、論著…
蔣廷黻 著
本書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山之作。作者從清末中外關系基本情況開始,講…
張瑞德、馮啟宏
北伐成功后,為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國民政府經由中央黨務學校及各種訓練班培育…
景志祥
萬歷十年,即公元1582 年,這一年表面看只是首輔張居正去世了,除此之外,沒…
溫駿軒 著
大明王朝的崩潰,早在建國之初便可見端倪。朱元璋和朱棣帶來了統(tǒng)一盛世,卻也…
陳忠平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在激烈的改良和革命中經歷了破除帝制和走向共和的艱…
康熙末年九子奪嫡。1722年,康熙突然逝世。既無赫赫戰(zhàn)功,又無朝野擁戴,表現…
張懷民 著
人氣青年作家、譯者小巖井shou部歷史人物志!用極具電影畫面感的故事,用幾十…
楊霄
本書以李唐武德元年“太原起事”到貞觀四年“摧…
于光君 馬良
本書為“婦女口述歷史叢書”中的一本,選取了15位在京工作…
曾孜榮 湯夢焯 著,東方博觀 主編
《走!一起去敦煌探窟》是一部360度全景沉浸式介紹敦煌洞窟的書籍,更是一座…
王美偉著
纂修于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不僅是古典目錄學的巔峰之作,其辨章學…
孔元措
“《儒典》精粹”涉及漢代儒學和宋明理學的經典著作,以及…
司馬光
韓茂莉
本書是一部關于遼、金兩朝農業(yè)與地理的學術著作,從廣義農業(yè)的視角,探討了遼…
陳季冰
為什么羸弱的宋朝卻擁有如此繁榮昌盛的市場經濟?商業(yè)和城市文化空前繁榮的景…
張緒山
本書收錄張緒山教授近年所作史論三十余篇,分為五部分:析人性、辨?zhèn)惱?、釋心?/p>
【日】中砂明德 著,江彥 譯
“江南”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它也是富…
蔡涵墨 (Charles Hartman)
道學作為儒家學說的新發(fā)展,其在南宋的興盛,不僅對南宋政治和社會生活產生重…
王振忠 著
歷史研究的視野不當囿于國別,而應以具有相互聯(lián)系的區(qū)域作為論述的空間,探討…
朱安祥 白秦川 著
紅色金融的建設和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偉大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