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近代外商在華工業(yè)研究(1…
02細說中國史 統(tǒng)一王朝之秦…
03毛澤東批注《二十四史》:…
04中華一體的歷史軌跡
05全景圖解中國史
06細說中國史 倡文偃武之宋…
07張謇與近代中國(第二輯)…
08羅平漢歷史的節(jié)點系列(套…
09新民說·慶丕回憶錄:…
10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校釋《…
李曉靈,陳新民 編
《對比與求新:韜奮精神的傳布與再生產(chǎn):第四屆韜奮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是201…
可購
范軍 著
這是一部歷史隨筆集,也是一部歷史通俗讀物?!稓v史深處的滋味》以紫禁城為中…
史紅帥 著
城墻作為我國傳統(tǒng)城市的主要防御設施與標志性景觀,其長期延續(xù)利用與復雜多樣…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著…
本輯稿件組織了六個欄目,分別為“紀念《清史論叢》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清代國家…
王日根 著
《明清科舉制度與文治》是研究明清科舉制度與文治關系的一《明清科舉制度與文…
姜萌,滕樂 著
《中國公共史學集刊》由中國人民大學史學理論研究所于2018年創(chuàng)辦,致力于在中…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著
《山大史學》是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的學術(shù)集刊,是一個開放性的學術(shù)平臺…
呂明,徐暢 著
本書分為九部分,包括為政、思親、歸鄉(xiāng)、飲酒、問月、破無、追夢、參禪、悟道…
張婷婷 著
《禮記》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尚書禮記(國學經(jīng)典 精注精…
[晉] 陳壽 著
《三國志》是我國著名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學名著,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
濮文起,袁志鴻 編
明末清初以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關帝是天地三界“正能量”的代表與化身,其…
周膺,吳晶 著
杭州是中國較早開啟現(xiàn)代化進程的城市,其主要誘因是文化變革相對較早。本書以…
李紅權(quán),朱憲 編
《近代蒙古文獻大系》是一部將1833-1949年百余年中,散見于各種期刊雜志、報…
徐小躍 編
《東方哲學與文化》是由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南京大學道學與東方文化研究中心…
[清]文齡,孫文俊 修, [清]史策先 纂
《[同治]隨州志》三十二卷shou一卷,清文齡、孫文俊修,清史策先纂。編纂始于…
李金錚 著
本書所述內(nèi)容,為作者長期以來對治史理念與治史方法的思索,大多與中國近現(xiàn)代…
孫立濤 著
本書選取與嶗山道教文化相關且成文的題刻作為研究對象,尤其側(cè)重于道教人物事…
郭國權(quán) 著
本書對清代金文研究作整體回顧和分析,對這一時期金文著錄作概括式總結(jié)與評價…
郭學信 著
樂安孫氏家族興起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經(jīng)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發(fā)展,至唐代達到興盛…
闞紅柳 著,黃興濤,夏明方,楊念群 編
清代文獻檔案是清史研究的資料寶庫,其整理、出版與學術(shù)探研構(gòu)成百年清史研究…
馬援,刁鵬飛,苑仲達 編
2019年9月7日,在北京召開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法學部主辦、社會學研究所…
呂思勉
中國通史(布面精裝 彩圖珍藏版 美繪國學系列)
王燕文 著,張建軍 編
本書為“國家公祭日系列叢書”的第七本,分為五個部分:“國行公祭——第六個…
蔡和森 著
《社會進化史》是中國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寫就的社會發(fā)展史,在這部著…
岑仲勉 著
本書主要由隋史和唐史兩方面組成,具體詳盡地討論了隋唐時期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或…
羅潔
“博物館里的中國歷史”系列圖書是一套有深度、有廣度的,面向少年兒童的文化…
孫機 著
《漢代物質(zhì)文化資料圖說》一書是孫機先生的代表之作,本次修訂,孫機先生除更…
宋敏芝 著
本書是大型叢書《當代嶺南文化名家》之一種。全書分為三部分:“名家傳略”簡…
莊孔韶
林耀華、莊孔韶兩位先生前后相繼對東南福建漢人社會的研究已成為人類學的經(jīng)典…
秦蕙田 撰,方向東,王鍔 校
《五禮通考》268卷,由清秦蕙田于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歷…
上海書店出版社 著
1912到1926年這短短的十五年,它在中國是民國初年,在日本則是整個大正時期?!?/p>
李志剛 著,鄒麗麗 繪
為阻止蛇發(fā)女一伙盜取秦嶺寶藏,馬小波羅和朱大哈在S隱形圖書館找到《國家寶…
柴劍虹,張涌泉,劉進寶 著
本書作者運用傳統(tǒng)的音韻學方法,從整理曲子詞和變文的韻讀入手,編出韻譜,歸…
虞和平,陳鋒 著
本輯刊是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會區(qū)域文化專業(yè)委員會與泰山學院歷史學院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專…
[清] 皮錫瑞 著,吳仰湘 校
《經(jīng)學通論》既是皮錫瑞個人一生經(jīng)學研究的晚年定論,也是他全面總結(jié)古代經(jīng)學…
汝信
本書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項目《青少年世界文明教育文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