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中國軍事毛澤東與蔣介石

毛澤東與蔣介石

毛澤東與蔣介石

定 價:¥68.00

作 者: 葉永烈 著; 湯萬星,楊永龍 編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政治/軍事 中國軍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20091223 出版時間: 2014-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604 字數:  

內容簡介

  ☆抽絲剝繭,揭秘國共較量世紀棋局<br>☆披沙瀝金,細說兩大巨頭興衰成敗<br><br>蔣介石與毛澤東是國共兩黨的旗手,從20 世紀20 年代至70 年代,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合作和斗爭,就是半個世紀的中國歷史風云,就是國共兩黨的關系史。誠如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所言:“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個人的歷史:一個人是毛澤東,一個人是周恩來,還有一個是蔣介石。”<br>葉永烈獨辟蹊徑,透過國共兩黨的領袖蔣介石與毛澤東的談談打打、打打談談、邊談邊打、邊打邊談,把半個世紀的中國歷史風云濃縮于本書之中。同時,運用“比較領袖學”的手法,不斷將毛澤東與蔣介石進行比較,比較他們的策略和品格,思想和功過。<br>★作為一輩子的政治對手,兩人之間發(fā)生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爭斗內幕?<br>★他們的政治經歷和婚姻之路有哪些相似之處?<br>★他們的個性和氣質有哪些截然不同之處?<br>★作為局外人的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又是如何評價毛澤東與蔣介石的?<br>……<br>

作者簡介

  葉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主要著作有:“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運動”的全過程;《“四人幫”興衰》──《江青傳》、《張春橋傳》、《王洪文傳》、《姚文元傳》以及《陳伯達傳》,是中國十年“文革”的真實寫照。此外還著有《陳云之路》、《胡喬木傳》、《傅雷與傅聰》,以及超級暢銷書《小靈通漫游未來》、《十萬個為什么》等。新近著有“葉永烈世界觀”之《真實的朝鮮》、《美國自由行》、《歐洲自由行》、《俄羅斯自由行》等。1998年獲香港“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的“最佳傳記文學家獎”。 2005年獲中國當代優(yōu)秀傳記文學作家獎。

圖書目錄

序<br>小引  世紀棋局 <br><br>第一章 最初歲月<br>毛澤東揮淚別妻赴粵<br>孫中山電催蔣介石赴粵<br>國民黨“一全”大會冷落了蔣介石<br>毛澤東春風得意進入國民黨高層<br>轉眼間毛澤東跌入逆境<br>蔣介石出任黃埔軍校校長<br>毛澤東攜妻回故里<br>蔣掌槍桿子、毛握筆桿子共事于廣州<br>毛、蔣在國民黨“二全”大會一起登臺<br>“政治新星”蔣介石處境不妙<br>蔣介石披起“紅衣衫”<br>爆發(fā)“中山艦事件”<br>毛澤東頭一回痛斥蔣介石<br>蔣介石果真“得步進步”<br>毛澤東專心于農民運動<br>蔣介石陷入國民黨內部的群雄紛爭之中<br>國共分別確立蔣介石、毛澤東為領袖<br><br>第二章 幕后密使<br>陜北小城保安成了紅都<br>“馬夫”葉劍英潛入西安<br>毛澤東、張學良之間架起了熱線<br>天主教堂里的徹夜密談<br>毛澤東從“反蔣抗日”到“逼蔣抗日”<br>楊虎城曾兩度申請加入中共<br>紅色密使頻訪楊虎城<br>射向汪精衛(wèi)的子彈幫了蔣介石的大忙<br>何香凝的裙和續(xù)范亭的血<br>“波茨坦”號上奇特的“隨員”<br>國共莫斯科密談<br>肩負重任的“紅色牧師”<br>在上海四馬路暗中接頭<br>毛澤東和蔣介石開始幕后對話<br>張子華穿梭于南京與陜北之間<br>籌劃中的蔣介石、周恩來的秘密會談<br>周小舟聯絡“姜府”和“龔府”<br>“小開”架起新的國共之橋<br>潘漢年、陳立夫會談于上海滄州飯店<br>蔣介石的“猛力進攻”和毛澤東的“決戰(zhàn)動員令”<br>從“山窮水盡”到“柳暗花明”<br><br>第三章 西安斗智<br>劉鼎子夜急購干電池<br>華清池籠罩著緊張氣氛<br>張、楊終于發(fā)出扣蔣令<br>九秩老人張學良回首當年<br>“先禮”不成,這才“后兵”<br>古城西安沸騰了<br>毛澤東笑謂“元兇被逮,薄海同快”<br>南京袞袞諸公各抒己見<br>毛澤東提出公審蔣介石<br>宋美齡急派端納飛赴西安<br>紅軍先聲奪人:占領延安<br>周恩來成為“西安之謀主”<br>拘押之中的蔣介石<br>中共、張、楊結成“三位一體”<br>蘇聯否認“莫斯科魔手”<br>斯大林反對“倒蔣”<br>毛澤東改變了對蔣策略<br>中共定下“和平解決”、“放蔣”方針<br>宋美齡終于飛往“虎穴”<br> “三位一體”和二宋談判<br>闊別十年,蔣介石、周恩來晤談于一室<br>圣誕節(jié)的“最大贈禮”<br>毛澤東和蔣介石在圣誕之夜都未合一眼<br>毛、蔣對西安事變作了“書面對話”<br><br>第四章 再度合作<br>蔣介石又在演戲<br>審張、赦張、幽張<br>密使又活躍起來<br>周恩來、顧祝同西安會談<br>曲里拐彎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br>蔣介石和毛澤東討價還價起來<br>西子湖畔蔣、周會談<br>毛澤東笑談“換帽子”<br>槍林彈雨突然朝周恩來襲來<br>蔣介石居然要毛澤東“出洋”<br>蔣介石、周恩來廬山會談<br>蔣介石密邀毛澤東赴南京<br>中共首腦聚集洛川私塾窯洞<br>國共終于第二次合作<br><br>第五章 并肩抗日<br>蔣介石和毛澤東在抗日中分工合作<br>蔣介石在上海血戰(zhàn)日軍<br>毛澤東再度成為“游擊專家”<br>南京陷落于一片血海之中<br>毛澤東以“齒病”婉拒蔣介石之邀<br>毛澤東致信蔣介石盛贊其抗日精神<br>毛澤東戰(zhàn)勝了分庭抗禮的王明<br>汪精衛(wèi)突然出走河內<br><br>第六章 皖南突變<br>蔣介石著手“溶共”<br>毛澤東堅決拒絕“溶共”<br> “磨擦”成了最流行的政治術語<br>毛澤東以“有理、有利、有節(jié)”為反“磨擦”方針<br>周恩來摸透了蔣介石的脾氣<br>蔣介石“三喜臨門”<br>你發(fā)《皓電》,我來《佳電》<br>毛澤東和蔣介石眼中的葉挺<br>葉挺、項英先后摜“紗帽”<br>蔣介石下令解決“N4A”<br>蔣介石在圣誕節(jié)演了一幕輕喜劇<br>鮮血染紅了皖南山林<br>葉挺軍長身陷囹圄<br>項英之死迷霧重重<br>皖南事變引起蔣介石和毛澤東的論戰(zhàn)<br><br>第七章 風云多變<br>國共關系陷入僵局<br>蔣介石想找臺階下臺<br>毛澤東在參政會得了大面子<br>蔣介石夫婦笑宴周恩來夫婦<br>蔣介石出任中國戰(zhàn)區(qū)盟軍最高統(tǒng)帥<br>毛澤東以“感冒”為由第四次拒晤蔣介石<br>蔣介石、林彪重慶談判<br>共產國際的解散如同“新聞原子彈”爆炸<br>毛澤東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共最高領袖<br>毛澤東抓住張滌非來了個“質問國民黨”<br>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引起一番風波<br>蔣介石出席開羅“三巨頭”會議<br>赫爾利邀毛澤東去重慶會晤蔣介石<br>赫爾利和蔣介石的雙簧<br>對臺戲:中共“七大”和國民黨“六全”大會<br><br>第八章 重慶談判<br>毛澤東說“蔣介石在磨刀”<br>妙棋乎?刁棋乎?<br>各方關注延安棗園的動向<br>毛澤東決策親赴重慶<br>毛澤東的八角帽換成了巴拿馬盔式帽<br>棗園? 桂園? 林園<br>國共兩巨頭歷史性的握手<br>初次會談風波驟起<br>國共談判在山城艱難地進行著<br>各方關注桂園“何先生”的行蹤<br> “毛詩”引起的“《沁園春》熱”<br>毛澤東臨別前山城突然響起槍聲<br>周恩來冷靜平息“謀殺”風波<br>毛澤東握別蔣介石<br><br>第九章 國共決戰(zhàn)<br>《 雙十協(xié)定》只是“紙上的東西”<br>迷航的飛機泄露了蔣介石的“天機”<br>大規(guī)模內戰(zhàn)正“不宣而戰(zhàn)”<br>馬歇爾充當“調解人”的角色<br>緊張時刻發(fā)生緊張事件<br>毛澤東笑稱蔣介石是“紙老虎”<br>毛澤東用林沖戰(zhàn)略對付蔣介石<br>蔣介石為“光復中共赤都”興高采烈<br>毛澤東笑謂胡宗南“騎虎難下”<br>蔣介石下令“通緝”毛澤東<br>毛澤東稱蔣介石為“匪”<br>蔣介石步上中華民國總統(tǒng)寶座<br>大決戰(zhàn)前夕雙方摩拳擦掌<br>東北之敗使蔣介石氣得吐血<br>55 萬蔣軍被殲淮海<br>古都北平在沒有硝煙中交接<br><br>第十章 風卷殘云<br>蔣介石“文膽”陳布雷之死<br>毛澤東和蔣介石新年對話<br>毛澤東斥責蔣介石求和是虛偽的<br>蔣介石忍痛宣告“引退”<br>李宗仁“代行總統(tǒng)職務”<br>毛澤東論蔣介石、李宗仁優(yōu)劣<br>國民黨代表團在北平受到冷遇<br>敏感時刻發(fā)生敏感事件<br> “百萬雄師過大江”<br>毛澤東通向李宗仁的“暗線”<br>蔣介石在上海差一點被活捉<br> “紫石英號事件”震驚世界<br>國共之戰(zhàn)已進入尾聲<br>別了,司徒雷登!<br>五星紅旗的誕生<br>毛澤東在北京主持開國大典<br>蔣介石對中國大陸的最后一瞥<br>楊虎城將軍遇害<br><br>第十一章 隔著海峽<br>蔣介石只能實行第三方案<br>蔣介石對退往“美麗島”作了周密部署<br>蔣介石迫使李宗仁讓位<br>蔣介石反思失敗的原因<br>美國政府既“拋蔣”又“棄臺”<br>朝鮮的槍聲使蔣介石喘了一口氣<br>毛澤東的解放臺灣和蔣介石的反攻大陸<br> “克什米爾公主號”的迷霧<br>周恩來在萬隆首次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br>章士釗和程思遠各負特殊使命<br>曹聚仁為北京和蔣經國牽線<br>蔣介石派出宋宜山密訪北京<br><br>第十二章 未完的棋<br>萬炮齊轟金門震驚了世界<br>金門成了毛澤東和蔣介石爭斗的焦點<br>葉飛透露了炮擊金門的內情<br>曹聚仁在緊張時刻出現在北京<br>戲劇性的炮擊金門<br>毛澤東的經濟失誤使蔣介石幸災樂禍<br>毛澤東笑謂李宗仁歸來“誤上賊船”<br>曹聚仁穿梭于北京─香港─臺北<br>“文革”狂潮時期的毛澤東和蔣介石<br>毛澤東和蔣介石都著手安排身后事<br>基辛格密訪北京如同爆炸了原子彈<br>臺灣被逐出聯合國成了太平洋中的孤舟<br>尼克松眼中的毛澤東和蔣介石<br>毛澤東派章士釗赴港“重操舊業(yè)”<br>毛澤東和蔣介石都垂垂老矣<br>蔣介石自知不起口授遺囑<br>病危的毛澤東給華國鋒寫了“你辦事,我放心”<br>鄧小平和蔣經國繼續(xù)著那盤沒完的棋<br>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