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苦樂人生

苦樂人生

苦樂人生

定 價:¥36.00

作 者: 徐文明 著
出版社: 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5809281 出版時間: 2014-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8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苦樂人生》緊貼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遇到的煩惱和磨難,分成六個章節(jié),結合佛理和哲學辯證思維,通過一個個心靈勵志的小故事,告訴讀者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努力,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人生有很多苦難挫折,但只要懂得苦與樂的辯證智慧,多一分堅強之心,憐愛之心,就會多收獲一份幸福,無論是事業(yè)、家庭、愛情,全都變得一帆風順,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作者簡介

  徐文明,河南濮陽人,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史》、《輪回的流轉(zhuǎn)》、《出入自在:王安石與佛禪》、《六祖壇經(jīng)注譯》、《十一世紀的王安石》、《中國佛教哲學》、《頓悟心法》、《壇經(jīng)的智慧》、《維摩詰經(jīng)譯注》、《唐五代曹洞宗研究》、《中土前期禪學史》、《維摩大意》、《佛山南海話佛禪》。音像作品《和諧圓滿的人生智慧:佛學》、《壇經(jīng)與人生》。發(fā)表論文一百七十余篇。

圖書目錄

上篇  讀佛:佛法的根本——四圣諦
第一章  人生是苦——苦圣諦
何謂“苦”
痛苦是世俗感受的本質(zhì)
世俗的快樂經(jīng)不起考驗
苦的本質(zhì)——三苦與八支分苦
如何修煉苦圣諦
人生是苦,有受皆苦
世間無美色——“不凈觀”與“白骨觀”
由苦及樂
苦樂是相對的
快樂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快樂是有限量的
第二章  貪愛為因——集圣諦
何為苦集諦
小乘經(jīng)典對愛的分類解釋
大乘經(jīng)典論集諦
緣起說與因果論
“一因說”與“順世論”
“緣起說”是靈活的因果論
“十二因緣”解讀生命苦之因
佛說“十二因緣”
從現(xiàn)實人生談“十二因緣”
佛家認為的“有”和“無”
第三章  清凈寂滅——滅圣諦
“滅”則“涅槃”
佛家經(jīng)典說“滅諦”——涅槃
涅槃的真實與美好
自殺并非涅槃
涅槃四德:常樂我凈
無限壽命的“?!?br />無副作用的“樂”
自由自在的“我”
絕對純粹的“凈”
涅槃的幾重境界
無余涅槃是最高的境界
有余涅槃是眾生的需要
過程的涅槃與結果的涅槃
第四章  修行方是正道——道圣諦
“八正道”是修行的方法
正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正思:純正的思維
正語:凈善的語言
正業(yè):眾善奉行
正命:正當?shù)穆殬I(yè)與正當?shù)纳罘绞?br />正精進:積極的精神
正念:心住當下
正定:排除雜念,達到禪定
六度:“八正道”發(fā)展出來的修行方式
布施:度慳貪
持戒:度毀犯
忍辱:度嗔恨
精進:度懈怠
禪定:度散亂
智慧:度愚癡
三學是修行的必修途徑
戒:防非止惡
定:身心輕安
慧:到彼岸的智慧
下篇  修行:用佛家智慧把握人生
第五章  佛家的根本原則——中道
什么是“中道”
不偏不倚才是中正之道
中道需避免極端和錯誤
“八不”中道
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中道的現(xiàn)實意義
堅持中道才能和諧
無欲無求有違中道
極端的都是錯誤的
第六章  佛家的行事方針——不執(zhí)著
對名利不應執(zhí)著
名字與命運無聯(lián)系
出名是把雙刃劍
難副盛名之累
錢財身外物
對權色不應執(zhí)著
過分追求權力會帶來痛苦
美的本性是空的
對中道不應執(zhí)著
追求從容自然的中道
對不執(zhí)著也要不執(zhí)著
對修行不應執(zhí)著
執(zhí)著于修行是一種病
放下,才能獲得更多
不執(zhí)著是種智慧
莫把虛幻當真實
看透:不執(zhí)著的智慧
附錄  經(jīng)文集錦
四諦論
苦圣諦
集圣諦
滅圣諦
道圣諦
后記  賀業(yè)師樓字烈先生八十華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