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論與民族歷史
試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族理論
論楚文化與南方民族文化的關系
西漢晚期至蕭齊海南島不在大陸王朝版圖之外——與譚其驤先生商榷
南漢主劉氏族屬為俚僚
元代西藏(吐蕃)土司制度探析——元朝中央政權管理西藏地方方略研究
隋唐以來桂北政區(qū)建置及民族關系略述
論思州田氏與元明思州宣慰司
秦漢時期羌族的內徙與經濟社會的變遷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與各民族的共生互補
論民族走廊研究中的三個問題
湖南維吾爾族民族認同的構建
唐、宋民族政策——羈縻問題之比較研究
民間敘事與族群認同:以“放蠱”為中心的考察——湘西民族地區(qū)一類敘事文本的人類學分析
土家族研究
試論“改土歸流”后土家族地區(qū)的開發(fā)
土家族研究的歷程及其特征
當代土家族社會結構的變遷
論容美土司文學的國家認同意識
民族自我意識與“祖先認同”建構——以土家族祖先認同中的“巴人”為例
廩君神話傳說與清江流域土家族的原始宗教
土家族擺手的地域性差異
土家族梯瑪?shù)穆毮芘c功能
土家族梯瑪階層的社會特征——基于母語存留區(qū)的田野考察
武陵民族走廊土司宗族文化研究——以容美土司為例
族際交流與土家族語言的歷史變遷——以鄂西南地區(qū)為例
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土家族生育習俗——基于兩個傳統(tǒng)土家村寨的田野調查
土家族織錦文化變遷及其動因分析——以湖南葉家寨為例
民族經濟與民族文化
民族地區(qū)財政轉移支付的均衡效應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為例
省際邊界民族地區(qū)“邊界效應”分析與治理模式初探——以湘鄂渝黔邊“土家苗瑤走廊”為例
民族山區(qū)轉型農村的貧困人口及其分布——基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實證研究
女性人類學視角下的新農村建設
論博物館、民族博物館與民族學博物館
試論畢摩與梯瑪?shù)默F(xiàn)實基礎及合理性
西南馬桑樹神樹考
三峽巴東天子巖手印巖畫的初步探索
鄉(xiāng)村文化精英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貴州省凱里市掛丁鎮(zhèn)養(yǎng)蒿寨苗語語法例句分析
變遷與調適:苗族學校教育的文化選擇——小茅坡營村的個案研究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