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坐落在古老的斯普里河與哈韋爾河匯流處。13世紀以前,柏林還只是一個小鎮(zhèn),主要居住者是南斯拉夫人。后來日耳曼一位好戰(zhàn)的侯爵,號稱“小狗熊”的阿爾貝特征服了南斯拉夫人并把他們趕出了這個地區(qū),從此柏林開始興盛發(fā)展起來?!鞍亓帧边@個名字的原意是“小狗熊”,所以狗熊的圖案就成為柏林的城徽。這種象征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因為號稱“小狗熊”的阿爾貝特侯爵是柏林的第一個征服者。從此,這個城市的發(fā)展總是同這個城市的征服者的勢力范圍聯系在一起。1415年柏林為勃蘭登堡侯國首府,1701年后柏林為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此后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通過王朝戰(zhàn)爭統(tǒng)一了德國,1871年柏林定為德意志帝國的首都。后來,它又成了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首都。征服蘇聯,占領歐洲,獨霸世界,這是法西斯德國的基本國策,也是戰(zhàn)爭狂人希特勒夢寐以求的目標。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以190多個師的龐大兵力對蘇聯不宣而戰(zhàn),德國海、陸、空三軍閃電出擊,像一場狂風暴雨,鋪天蓋地而來。短短幾周之內,便占領了蘇聯大片領土,俄國熊甚至沒有還手之力。此時的希特勒幾乎占據了全部的歐洲國家和北非,實際版圖比神圣的。日耳曼羅馬帝國全盛時控制的還要大。美夢似乎已經成真,希特勒的霸業(yè)達到了一個光輝的頂點。無奈莫斯科會戰(zhàn)竟成轉折,德國漸漸由攻轉守,從此走上了下坡路,光輝迅速地黯淡下來。希特勒做夢都沒有想到,幾年之后,當初被自己打得落花流水的俄國熊重新奮起,乃至攻守易勢,將他和他的最高軍事統(tǒng)帥部攆回到這個標有狗熊城徽的城市里。究竟兩只熊孰輕孰重,孰強孰弱?究竟哪個是真正的英雄,哪個是真正的狗熊?兩只熊的交頭和碰撞,究竟是歷史的玩笑還是反諷?柏林,還是那個征服南斯拉夫人的“小狗熊”嗎?1945年1月的柏林,寒風凜冽,慘淡凄涼。這里依舊是希特勒的首都,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首都。但是早已經沒有了指揮縱橫的霸氣,反而像是一片秋風中的枯葉,搖搖欲墜。占有制空權的盟軍飛機不斷地狂轟濫炸,柏林陷在一片火海和瓦礫堆中。大量的難民流離失所,許多人在饑餓、暴風雪和戰(zhàn)火中悲慘地死去。但是,在戰(zhàn)爭最后一個可怕的冬天,柏林上空的這些驚弓之鳥發(fā)現,它們覓食的地點整天遭到轟炸,以致自己不得不經常餓著肚子。它們蜂擁著盤旋在高空,憤怒地朝它們頭頂的“銀色機械鳥”呱呱地叫個不停。入夜,燃燒彈把它們筑在樹上的巢穴燒得精光。大暴風雪來臨的時候,這些精疲力竭饑寒交迫的鳥兒丟棄了柏林,拍打著無力的翅膀,無奈地飛進勃蘭登堡的公地,像成千上萬的難民那樣,散落在公地的各個角落,默默地被餓死在雪地里。按照歐洲中世紀的說法,這樣大群的烏鴉突然離去則被視作死亡和瘟疫的先兆,厄運即將降臨這座為神所棄的城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算是迷信,而是事實。戰(zhàn)爭已經進入尾聲,蘇軍大兵壓境,英美盟軍也在步步進逼。柏林成了一座在劫難逃的城市。柏林人或許還不知道,他們的元首已經悄悄地從西線趕了回來,在市中心一個陰暗的防空洞里建立了自己的最后一個大本營。這是一個象征性的舉動,希特勒又向他自導自演的死亡戲劇邁進了一步。他的資本已經不多,他的時日已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