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1
第一章 國際機制與重疊國際機制/29
第一節(jié) 機制的哲學解讀/29
第二節(jié) 國際機制/50
第三節(jié) 重疊國際機制/66
小 結/92
第二章 非洲減貧的國際機制/93
第一節(jié) 聯合國機制/94
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機制/110
第三節(jié) 國際雙邊援助機制/150
小 結/162
第三章 重疊的國際減貧機制/164
第一節(jié) 問題領域的重疊:何為貧窮/164
第二節(jié) 行為體:身份與角色/175
第三節(jié) 治理:減貧的途徑/191
小 結/200
第四章 重疊的效能與治理/202
第一節(jié) 重疊減貧機制影響援助有效性/202
第二節(jié) 探析重疊產生沖突的原因/211
第三節(jié) 重構國際減貧機制的重疊結構/225
小 結/236
第五章 中國的對非援助/237
第一節(jié) 中國的對非政策/237
第二節(jié) 中國對非洲的援助/247
第三節(jié) 健全中國援非機制/264
小 結/292
結 語/294
參考文獻/299
附 錄 非洲國際減貧機制的受援國/335
后 記/337
表目錄
表0-1 撒哈拉以南非洲千年發(fā)展目標實現進展/18
表2-1 2008年主要國家捐款統(tǒng)計(截至2009年4月7日)/107
表2-2 主要國家在IDA的表決權/115
表2-3 主要國家投票權變化/117
表2-4 各國投票權比重/121
表2-5 改革后IMF份額最大的10個國家/123
表2-6 多邊減債動議受益國家/132
表2-7 債務可持續(xù)性評估指標/137
表2-8 高債務風險國家和債務困難國家/138
表2-9 非洲IDA借款資格國(共38個國家)/142
表2-10 IDA十大借款國/143
表2-11 IDA第15次資金回補十大捐助國(2008年)/145
表2-12 十大向非洲捐款的OECD成員國/157
表2-13 對非十大多邊援助機構/157
表2-14 2008年OECD非洲十大受援國/158
表2-15 2008年非洲最不發(fā)達國家接收ODA情況/159
表4-1 援助的有效性/204
表4-2 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和最不發(fā)達國家援助的差額/208
表5-1 中非政黨交往次數統(tǒng)計(2002~2006年)/241
圖目錄
圖0-1 非洲最不發(fā)達國家分布(陰影部分)/4
圖0-2 世界窮人分布/5
圖0-3 重債窮國動議Ⅰ期多邊減債基金來源情況(2009年美元比價,單位:十億美元)/15
圖2-1 開放度指數/99
圖2-2 外部沖擊指數/99
圖2-3 2009年OECD成員國援助數額/153
圖2-4 2009年ODA占GNI的比重/154
圖3-1 多維貧窮指數(MPI)體系/171
圖4-1 2010年與2015年千年發(fā)展目標進度/206
圖5-1 優(yōu)惠貸款業(yè)務流程/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