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教師,這個被冷落、被忽視的群體,全憑一份責任與仁愛之心,數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在貧瘠的土地上、堅守在簡陋的教室里。他們作為教師播撒知識的甘露,讓廣大農村孩子懂得了寫字、學會了數學,有了走出大山的可能。他們作為“家長”哺育愛的營養(yǎng),有的一邊務農一邊教書,有的每天走泥濘的山路送小同學回家,有的用少得可憐的工資補貼學生,還有的傾家蕩產創(chuàng)立民辦學校只為當地孩子可以安全地上下學……他們其中大多數都是不受制度保障的民辦教師,或稱代課教師,人們稱之為“教書的農民、種田的教師”,是我國一個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群體。近些年來,這一群體受到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中國西南鄉(xiāng)村教師》則是第一本深入采寫民辦教師來龍去脈的著作,將其歷史沿革、現狀、精神世界、政策流變及未來愿景一一梳理清晰,客觀平和,又充滿了深切的人文關懷,讓我們看到,中國的鄉(xiāng)村教師是一個值得全社會向其致敬并且禮贊的群體,在中國義務教育發(fā)展之路上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