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加(1915—2009),出生于遼寧省安東市三道浪頭鎮(zhèn)。早年就讀于東北馮庸大學中學部,“九一八”后流亡關內,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1938年到延安,活躍于前線和根據地農村,著有大量抗戰(zhàn)作品,曾任延安文協秘書長、延安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北京作協副主席,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中國作協顧問、名譽委員等。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潛力》三部曲:《春天來到了鴨綠江》、《站在最前列》、《藍色的青桐林》,散文特寫《五月的鮮花》、《半月隨筆》、《從冰斗到大川》、《火燒林》、《南來雁》、《邊城和人》、《沙的游戲》、《我屬于這條大河》、《延安世紀行》等。《半月隨筆二集》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從事文學事業(yè)70余載,筆耕不輟。劉甘栗(1946-),雷加的女兒,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出生于朝鮮新義州。197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主要從事人口問題研究工作,在雷加晚年協助處理資料整理和編輯出版事宜。主要成果:負責出版《雷加文集》、《雷加日記書信集》、《白馬雪山·碧羅雪山·四莽雪山》等,編輯出版《生活與美——雷加研究》、《生活的花環(huán)——雷加文學回顧》、《時代歌者——紀念雷加》和《文學談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