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程序設計綜合基于MFC的可視化數據結構

基于MFC的可視化數據結構

基于MFC的可視化數據結構

定 價:¥49.00

作 者: 連遠鋒,李國和,張秀美 等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大學教材 大中專教材教輔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369479 出版時間: 2014-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基于MFC的可視化數據結構/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首先簡要介紹MFC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然后系統(tǒng)地介紹線性表、棧與隊列、樹與二叉樹以及圖等數據結構,闡述了各種數據結構的邏輯關系、存儲表示,并采用面向對象語言Visual C++的MFC平臺,詳細闡述可視化線性結構、可視化樹結構、可視化圖結構和可視化排序的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法,使讀者循序漸進地理解數據抽象、面向對象思想和可視化程序設計等現代化軟件設計風格,理解并掌握數據結構知識體系,提高應用Visual C++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書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概念講解清楚,表達嚴謹,邏輯性強,文字通俗易懂。書中插圖結合簡練的敘述,代碼配合詳盡而簡潔的注釋,使得深奧抽象的概念和過程具體化并便于理解和記憶。

作者簡介

暫缺《基于MFC的可視化數據結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認識Visual C++/
1.1Visual C++概述
1.1.1Visual C++簡介及發(fā)展歷程
1.1.2Visual C++優(yōu)勢
1.2代碼編輯器使用技巧
1.2.1檢測代碼中的括號是否匹配
1.2.2代碼對齊
1.2.3顯示函數參數
1.2.4完全取詞功能不可用
1.2.5快速刪除項目下Debug文件夾中的臨時文件
1.2.6如何徹底地從工程中刪除一個類
1.2.7從其他文件中抓取資源
1.2.8Visual C++中命名規(guī)則
1.2.9Workspace和Project之間的關系
1.2.10在編輯狀態(tài)下發(fā)現成員變量或函數不能顯示提示
時如何打開顯示功能
1.2.11如何清楚所有的斷點
1.2.12如何添加Lib文件到當前工程
1.3Visual C++調試技術
1.3.1調試環(huán)境的建立
1.3.2調試的一般過程
1.3.3如何設置斷點
1.3.4控制程序運行
1.3.5查看工具的使用
1.4高級調試技術
1.4.1TRACE宏
1.4.2ASSERT宏
1.4.3ASSERT_VALID宏
1.4.4VERIFY宏
1.4.5對象的Dump函數的利用17基于MFC的可視化數據結構
1.4.6檢查內存泄露問題
1.4.7MFC跟蹤
第2章MFC編程基礎/
2.1MFC簡介
2.2MFC的常用類
2.2.1字符串類
2.2.2MFC的集合類
2.2.3系統(tǒng)日期、時間類
2.2.4定時器
2.3設備環(huán)境
2.3.1設備環(huán)境概念
2.3.2設備環(huán)境類
2.3.3圖形設備模式
2.4基本繪圖工具
2.4.1畫筆
2.4.2CPen類
2.4.3畫刷
2.4.4CBrush類
2.4.5圖形繪制
2.5文本字體
2.5.1文本輸出
2.5.2字體
2.5.3字體對話框
2.6多線程
2.6.1多線程概述
2.6.2Win32多線程編程
2.6.3MFC對多線程編程的支持
2.6.4線程間通信
2.6.5臨界區(qū)
2.6.6互斥量
2.6.7信號量
第3章框架與窗口/
3.1MFC框架結構
3.2窗口分割
3.2.1靜態(tài)分割和動態(tài)分割
3.2.2CSplitterWnd類
3.2.3分割窗口中的通信機制
3.3MFC控件
3.3.1靜態(tài)文本控件
3.3.2編輯框控件
3.3.3按鈕控件
3.3.4列表框控件
3.3.5組合框控件
3.3.6列表視圖控件
3.3.7樹視圖控件
3.4可視化數據結構分割窗口實例
3.4.1基本分割視圖實現
3.4.2樹視圖控件的位置和大小控制
3.4.3樹視圖控件添加結點
3.4.4樹視圖控件添加消息
第4章可視化線性結構/
4.1線性表定義及特點
4.1.1線性表的定義
4.1.2線性表的特點
4.2線性表的抽象數據類型
4.3線性表順序存儲結構
4.3.1順序表的定義
4.3.2順序表的特點
4.4線性表鏈式存儲結構
4.4.1單鏈表的類定義
4.4.2單鏈表基本操作實現
4.5雙向鏈表
4.6棧
4.6.1棧的定義及基本操作
4.6.2順序棧
4.6.3鏈式棧
4.7隊列
4.7.1隊列的定義及基本操作
4.7.2順序隊列
4.7.3循環(huán)隊列
4.7.4鏈式隊列
4.7.5雙端隊列
4.8單鏈表的可視化實現
4.8.1單鏈表類的創(chuàng)建
4.8.2可視化鏈表基礎功能
4.8.3鏈表添加結點功能
4.8.4鏈表插入結點功能
4.8.5鏈表刪除結點功能
4.8.6鏈表結點查找功能
4.9循環(huán)隊列的可視化實現
4.9.1循環(huán)隊列類的創(chuàng)建
4.9.2可視化循環(huán)隊列基礎功能
4.9.3循環(huán)隊列入隊功能
4.9.4循環(huán)隊列出隊功能
4.10雙端隊列的可視化實現
4.10.1雙端隊列類的創(chuàng)建
4.10.2可視化雙端隊列基礎功能
4.10.3雙端隊列前端入隊功能
4.10.4雙端隊列前端出隊功能
4.10.5雙端隊列尾端入隊功能
4.10.6雙端隊列尾端出隊功能
第5章可視化樹結構/
5.1樹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5.1.1樹的基本概念
5.1.2樹的基本術語
5.2樹的抽象數據類型
5.3樹的存儲結構
5.3.1雙親表示法
5.3.2孩子表示法
5.3.3孩子兄弟表示法
5.4二叉樹
5.4.1定義及主要特性
5.4.2二叉樹的存儲結構
5.5二叉樹的遍歷
5.5.1二叉樹遍歷的遞歸算法
5.5.2二叉樹遍歷的非遞歸算法
5.6線索二叉樹
5.6.1中序線索二叉樹的建立和遍歷
5.6.2先序與后序線索二叉樹
5.6.3由遍歷序列恢復二叉樹
5.7二叉排序樹
5.7.1二叉排序的插入操作
5.7.2二叉排序的刪除操作
5.8平衡二叉樹
5.8.1平衡二叉樹插入操作
5.8.2平衡二叉樹的刪除操作
5.9哈夫曼樹
5.9.1基本概念
5.9.2哈夫曼算法
5.9.3哈夫曼編碼
5.10堆
5.11B樹的概念
5.11.1B樹上的查找
5.11.2B樹上的插入
5.11.3B樹上的刪除
5.12B+樹的概念
5.12.1B+樹的定義
5.12.2B+樹上的查找
5.12.3B+樹上的插入
5.12.4B+樹上的刪除
5.13二叉排序樹的可視化實現
5.13.1二叉排序樹類的創(chuàng)建
5.13.2可視化二叉排序樹基礎功能
5.13.3二叉排序樹添加結點功能
5.13.4二叉排序樹刪除結點功能
5.13.5二叉排序樹查找結點功能
5.13.6二叉排序樹可視化實現結果
5.14平衡二叉樹的可視化實現
5.14.1平衡二叉樹類的創(chuàng)建
5.14.2可視化平衡二叉樹基礎功能
5.14.3平衡二叉樹添加結點功能
5.14.4平衡二叉樹刪除結點功能
5.14.5平衡二叉樹查找結點功能
5.14.6平衡二叉樹可視化實現結果
5.15B樹的可視化實現
5.15.1B樹類的創(chuàng)建
5.15.2可視化B樹基礎功能
5.15.3B樹設置階數功能
5.15.4B樹添加結點功能
5.15.5B樹刪除結點功能
5.15.6B樹查找結點功能
5.15.7B樹清空結點功能
5.15.8B樹可視化實現結果
第6章可視化圖結構/
6.1圖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6.2圖的抽象數據類型
6.3圖的存儲結構
6.3.1鄰接矩陣
6.3.2鄰接表
6.3.3有向圖十字鏈表表示
6.3.4無向圖鄰接多重表表示
6.4圖的遍歷
6.4.1深度優(yōu)先遍歷
6.4.2廣度優(yōu)先遍歷
6.5最小生成樹
6.5.1Prim算法
6.5.2Kruskal算法
6.6拓撲排序
6.7關鍵路徑
6.8最短路徑
6.8.1Dijkstra算法
6.8.2Floyd算法
6.9可視化圖基礎功能
6.9.1可視化圖工具欄
6.9.2打開圖功能
6.9.3保存圖功能
6.9.4清空圖功能
6.9.5新增頂點功能
6.9.6刪除頂點功能
6.9.7頂點信息功能
6.9.8新增邊功能
6.9.9刪除邊功能
6.9.10設置權值功能
6.10無向圖深度優(yōu)先遍歷可視化實現
6.10.1可視化無向圖類
6.10.2可視化無向圖深度優(yōu)先遍歷基礎功能
6.10.3無向圖深度優(yōu)先遍歷執(zhí)行功能
6.10.4無向圖深度優(yōu)先遍歷下個結點功能
6.10.5無向圖深度優(yōu)先遍歷可視化實現結果
6.11有向圖Dijkstra算法可視化實現
6.11.1可視化有向圖類
6.11.2可視化有向圖單源最短路徑Dijkstra算法基礎功能
6.11.3有向圖Dijkstra算法執(zhí)行功能
6.11.4有向圖Dijkstra可視化實現結果
第7章可視化排序/
7.1排序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7.2插入排序
7.2.1直接插入排序
7.2.2希爾排序
7.3交換排序
7.3.1冒泡排序
7.3.2快速排序
7.4選擇排序
7.5歸并排序
7.6排序可視化實現
7.6.1可視化排序類
7.6.2可視化排序基礎功能
7.6.3手動輸入數據功能
7.6.4隨機輸入數據功能
7.6.5清空數據功能
7.6.6開始排序功能
7.6.7暫停排序功能
7.6.8結束排序功能
7.6.9排序可視化實現結果
第1章概述/
§1.1C++語言的發(fā)展簡況及其特點
1.1.1C++語言的發(fā)展簡況
1.1.2C++語言的特點
§1.2C++語言程序組成及其結構
§1.3關鍵字和標識符
1.3.1關鍵字
1.3.2標識符
§1.4幾個特殊的C++語句
1.4.1空語句
1.4.2復合語句
1.4.3注釋語句
§1.5簡單的輸入輸出
1.5.1格式化輸入輸出函數
1.5.2I/O流
§1.6數制與編碼
1.6.1二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
1.6.2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和十進制之間的轉換
1.6.3原碼、反碼和補碼
1.6.4編碼
思考與練習題
第2章數據與運算/
§2.1基本數據類型
2.1.1類型bool
2.1.2類型char
2.1.3類型short
2.1.4類型int
2.1.5類型long
2.1.6浮點類型27〖1〗C++程序設計基礎目錄[3]〖3〗§2.2常量
2.2.1整型常量
2.2.2浮點常量
2.2.3字符常量
2.2.4字符串常量
2.2.5標識常量
2.2.6換碼序列
§2.3變量
2.3.1變量和變量的地址
2.3.2C++存儲類型
2.3.3變量使用范圍
2.3.4變量的初始化和賦值
2.3.5強制數據類型的轉換
2.3.6常量化的變量
§2.4數組
2.4.1一維數據
2.4.2字符數組
2.4.3多維數組
§2.5運算符及其運算
2.5.1算術運算符
2.5.2關系運算符和邏輯運算符
2.5.3位運算符
2.5.4賦值運算符與賦值復合運算符
2.5.5C++語言的特殊運算符
2.5.6C++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
思考與練習題
第3章控制語句/
§3.1程序設計方法與程序結構
3.1.1結構化程序設計
3.1.2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3.2分支語句
3.2.1單分支語句--if語句
3.2.2雙分支語句--if~else語句
3.2.3多分支語句--else if語句
3.2.4嵌套結構及其分析
3.2.5switch語句
§3.3循環(huán)語句
3.3.1for循環(huán)語句
3.3.2while循環(huán)語句
3.3.3do~while循環(huán)語句
3.3.4循環(huán)語句使用的注意事項
3.3.5循環(huán)語句的嵌套
§3.4輔助控制語句
3.4.1break語句--中途退出語句
3.4.2continue語句--截流語句
3.4.3return語句
3.4.4goto語句
思考與練習題
第4章指針/
§4.1指針變量
§4.2指針變量的聲明與初始化
4.2.1指針變量的聲明
4.2.2指針的初始化
§4.3指針運算
4.3.1指針的算術運算
4.3.2指針的關系運算
4.3.3指針的賦值運算
§4.4指針與數組
§4.5字符指針與字符串
§4.6指針數組
§4.7多級指針
§4.8new和delete運算符
4.8.1new運算符
4.8.2delete運算符
§4.9引用
4.9.1普通變量的引用
4.9.2數組的引用
§4.10const型指針和void型指針
4.10.1常量化的指針變量
4.10.2void型指針變量
思考與練習題
第5章函數與宏/
§5.1自定義函數的定義、聲明和使用
5.1.1函數的定義
5.1.2函數的聲明
5.1.3函數的使用
§5.2函數之間的參數傳遞
5.2.1復制傳遞方式
5.2.2地址傳遞方式
5.2.3引用方式
5.2.4全局變量
5.2.5默認參數值的函數
§5.3函數與數組
5.3.1復制傳遞方式
5.3.2地址傳遞方式
5.3.3引用方式
5.3.4多維數組與函數
§5.4指針函數
§5.5函數指針與函數指針數組
5.5.1函數指針
5.5.2函數指針數組
§5.6函數重載
§5.7內聯(lián)函數
§5.8遞歸函數
§5.9標準函數
§5.10宏和其他預編譯語句
5.10.1宏定義語句#define
5.10.2包括語句
5.10.3條件編譯
思考與練習題
第6章自定義數據類型/
§6.1結構體的定義及其聲明
6.1.1結構體的定義
6.1.2結構體的聲明
6.1.3結構體的使用
6.1.4結構體的初始化
6.1.5匿名結構體
§6.2結構體數組與結構體指針
6.2.1結構體數組
6.2.2結構體指針
§6.3結構體與函數
6.3.1結構體在函數體間的傳遞
6.3.2結構體函數
6.3.3結構體指針函數
§6.4結構體嵌套
§6.5位字段結構體簡介
§6.6聯(lián)合體
§6.7枚舉類型
6.7.1枚舉類型的定義
6.7.2枚舉變量的聲明與使用
§6.8typedef語句
思考與練習題
第7章類與對象/
§7.1面向對象技術與C++類類型
7.1.1傳統(tǒng)開發(fā)方法存在的問題
7.1.2面向對象技術
7.1.3C++語言的三種類類型
7.1.4class類類型
§7.2類的定義
§7.3對象的聲明和使用
§7.4對象數組和對象指針
7.4.1對象數組
7.4.2對象指針
§7.5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7.5.1構造函數
7.5.2析構函數
7.5.3默認構造函數和默認析構函數
7.5.4復制構造函數
7.5.5淺復制和深復制
§7.6對象在函數間的傳遞
7.6.1對象的復制傳遞方式
7.6.2對象的地址傳遞方式
7.6.3對象的引用方式
§7.7this指針
§7.8常對象與常成員函數
7.8.1常對象
7.8.2常成員函數
思考與練習題
第8章派生與繼承/
§8.1類的程序結構
§8.2基類與派生類
8.2.1派生類的定義
8.2.2派生類的繼承方式
8.2.3基類與派生類之間的關系
8.2.4基類指針與派生類指針
§8.3單繼承、多繼承與繼承鏈
§8.4派生類與基類之間的內在關系
8.4.1派生類的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8.4.2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的執(zhí)行順序
8.4.3子類型
8.4.4類型適應
8.4.5對象的內存占用情況
§8.5二義性與虛基類
8.5.1二義性問題
8.5.2虛基類
8.5.3虛基類的構造函數
§8.6類層次中的訪問規(guī)則
思考與練習題
第9章友元與靜態(tài)成員/
§9.1友元
9.1.1友元函數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