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觀亭說茶:鑒茶泡茶茶藝

觀亭說茶:鑒茶泡茶茶藝

觀亭說茶:鑒茶泡茶茶藝

定 價:¥69.00

作 者: 于觀亭,丁慧 著
出版社: 山西出版?zhèn)髅郊瘓F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觀亭說茶
標 簽: 傳統(tǒng)文化 文化

ISBN: 9787537749381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作者于觀亭將茶葉領域40年的成果匯成此書,將六大茶類親切比喻成“中國茶六兄弟”,將中國茶道的茶、水、器比喻成“茶道三君子”,將幾十種茶葉的辨識、沖泡、品鑒多角度展現(xiàn)出來,讓讀者不僅能從直觀上了解茶葉品鑒的要素,還能從茶葉品鑒的“八大要素”分辨茶葉的品質(zhì)。將茶藝上升到茶道的層面,并用圖片和視頻兩種形式展現(xiàn)出茶藝的多姿多彩。

作者簡介

  于觀亭茶葉加工高級工程師中國近40年茶業(yè)發(fā)展見證人茶文化研究員現(xiàn)任中茶院名譽院長、吳覺農(nóng)茶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國際茶業(yè)科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在中華全國供銷總社、商業(yè)部國內(nèi)貿(mào)易部等部委從事茶葉科研、加工、貿(mào)易等工作。曾任商業(yè)部茶畜局加工處處長、商業(yè)部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品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曾任中健茶業(yè)公司經(jīng)理、中國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品開發(fā)公司常務副總經(jīng)理、中國茶業(yè)產(chǎn)銷集團董事長。曾任全國供銷總社茶葉加工工程師、商業(yè)部茶葉加工高級工程師、中國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品開發(fā)公司高級經(jīng)濟師、商業(yè)部茶葉加工檢驗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全國茶葉標準委員會委員、全國商業(yè)機械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兼茶葉機械標準委員會主任等職。曾任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中國華僑茶業(yè)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常務理事或副會長等職。曾獲建國60年茶亊功勛獎、吳覺農(nóng)茶學功勛獎,被評為2011年國際十大著名茶人。

圖書目錄

上篇:認識中國茶
Part 01
中國茶四大產(chǎn)區(qū)/12
◆江南茶區(qū) 自然條件好,茶葉產(chǎn)量高/12
占全國茶葉總產(chǎn)量的2/3/12
氣候溫和、土壤肥沃/13
名茶甚多/13
名茶多以產(chǎn)地命名/13
◆華南茶區(qū) 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qū)/14
華南茶有著濃厚的平民氣息/14
高溫多雨土壤肥/14
匯集了中國大葉種茶樹/15
特產(chǎn)名茶飲譽世界/15
臺灣處處有好茶/15
◆西南茶區(qū) 世界茶樹的發(fā)源地/16
中國茶走向世界的起點/16
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高/17
古茶樹多生長在此/17
特產(chǎn)名茶多種多樣/17
◆江北茶區(qū) 茶葉品質(zhì)獨特/18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成就好茶/18
溫差大,茶樹品質(zhì)好/18
茶樹抗寒性能高/19
特產(chǎn)名茶品質(zhì)佳/19
Part 02
中國茶六大類/20
◆茶變六色成六類/20
茶葉因發(fā)酵程度不同而顏色不同/20
不同茶種適制不同的茶葉/20
◆綠茶是長子,誕生于唐代/21
唐代之前無茶類之分/21
綠茶誕生最早,子孫最多/22
宋代開始了炒青綠茶/22
明代炒青綠茶大發(fā)展/22
炒青技術讓綠茶名品輩出/22
◆黃茶老二,誕生于中唐/23
黃茶產(chǎn)生于無意間/23
黃茶生于中唐,成長于明清/23
黃茶品質(zhì)接近綠茶常被誤解/24
◆黑茶老三,誕生于明代中期/24
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最愛/24
黑茶之黑源于發(fā)酵/25
◆紅茶老四,誕生于明代中后期/25
紅茶誕生于“加工事故”/25
工夫紅茶和紅碎茶/26
紅茶祖籍福建卻遍布世界/26
◆烏龍茶(青茶)老五,出生在明末/27
外紅里綠的烏龍茶(青茶)/27
產(chǎn)地不同分類不同/28
◆白茶小兄弟,產(chǎn)生于清末/28
既古老又現(xiàn)代的白茶/28
安吉白茶和福建白茶的區(qū)別/29
Part 03
中國茶品鑒八大因子/30
◆外形和內(nèi)質(zhì)各四大因子/30
外形四因子:條索、色澤、整碎、凈度/30
內(nèi)質(zhì)四因子:香氣、滋味、湯色、葉底/31
專業(yè)評茶師如何評審茶葉/32
◆中國茶品鑒術語/32
條索形態(tài)術語/32
色澤外形術語/33
香氣術語/33
滋味術語/34
茶葉品鑒常用的虛詞/34
常用于茶葉審定的其他術語/35
Part 04
茶道三君子/36
◆中國茶道的發(fā)展脈絡/36
發(fā)乎神農(nóng)/36
周武王納茶為貢/37
西漢飲茶成風/38
秦漢調(diào)飲煮茶法/38
唐代陸羽創(chuàng)制煎茶法/39
宋元斗茶成風/40
明代散茶泡飲/41
◆茶道與茶藝的關系/42
茶中有道,道中有藝/42
飲茶三境界:喝茶、品茶、斗茶/42
◆茶——茶道的主題/43
茶的鑒賞/43
判斷新茶與陳茶/46
分辨名茶的真?zhèn)危?8
◆水為茶之母/49
好茶需要好水泡/49
現(xiàn)代人飲茶擇水的標準/50
◆器為茶之父/50
茶具之美莫過于中國/50
依茶選具有講究/52

中篇.細說中國茶“六兄弟”/54
Part 01
青湯青葉之綠茶/56
◆綠茶的特點/56
綠茶是不發(fā)酵茶/56
中國綠茶總產(chǎn)量最高、品種最多/57
◆綠茶加工工藝/57
干燥:形式有三種,成品各不同/59
炒青綠茶/60
烘青綠茶/61
曬青綠茶/61
蒸青綠茶/61
◆綠茶品鑒必知/62
綠茶品質(zhì)的鑒別/62
綠茶沖泡兩法:上投法、中投法/63
綠茶沖泡必須注意的幾個要素/64
綠茶飲用宜忌/65
綠茶儲存五忌/66
◆綠茶與茶具的完美結合/66
細嫩名貴綠茶用玻璃杯/66
中高檔綠茶用瓷杯/67
低檔綠茶用茶壺/67
◆名優(yōu)綠茶品鑒/68
西湖龍井/68
洞庭碧螺春/72
黃山毛峰/75
都勻毛尖/78
信陽毛尖/80
六安瓜片/83
恩施玉露/86
金獎惠明/88
安吉白茶/90
神鵲白茶/93
溧陽天目湖白茶/95
太平猴魁/98
廬山云霧/101
黃花云尖/104
野蘭香茶/105
Part 02
黃葉黃湯之黃茶/106
◆黃茶特點和種類/106
黃茶是微生物發(fā)酵茶/106
鮮葉不同,種類有別/107
◆黃茶的加工工藝/107
黃茶加工4步驟/107
黃芽茶的特點/108
黃小茶的特點/109
黃大茶的特點/109
名優(yōu)黃茶品鑒/110
君山銀針/110
蒙頂黃芽/112
北港毛尖/114
Part 03
茶黑湯紅之黑茶/116
◆中國特有的黑茶/116
黑茶源于安化/116
邊疆少數(shù)民族不可或缺的必需品/117
黑茶的獨特功效/117
Chinese Tea
7
◆黑茶加工工藝/118
殺青:鮮葉粗老要高溫快炒/118
揉捻:特有的初揉和復揉/118
渥堆:形成色香味的關鍵階段/118
干燥:目前多用曬干/119
◆以黑茶為原料的緊壓茶制作工藝/119
茯磚茶加工/120
青磚茶加工/120
沱茶加工/121
黑茶的品飲技巧/121
◆名優(yōu)黑茶品鑒/122
安化黑茶/122
湖北老青茶/126
四川藏茶/127
普洱茶/129
四川黑茶/136
Part 04
紅湯紅葉之紅茶/138
◆紅茶是全發(fā)酵茶/138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138
紅茶的特點/138
◆詳解著名的幾類紅茶/139
小種紅茶/139
中國特有的工夫紅茶/139
主宰世界市場的紅碎茶/141
◆紅茶加工工藝/142
加工方法不同種類不同/142
萎凋: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142
揉捻:破碎組織細胞讓茶汁外溢/144
發(fā)酵:讓茶胚變紅/144
烘焙:提高香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44
◆不同種類紅茶加工要點/144
工夫紅茶加工要點/144
紅碎茶加工要點/145
小種紅茶加工要點/146
◆紅茶沖泡和品飲技巧/148
紅茶搭配哪些茶具/148
紅茶泡飲三要素/149
紅茶飲用二法:清飲法、調(diào)飲法/150
紅茶品飲一般步驟/151
◆名優(yōu)紅茶品鑒/152
祁門紅茶/152
正山小種/156
金駿眉/158
滇紅工夫/161
金毛猴湘紅茶/163
Part 05
外紅里綠之烏龍茶 (青茶)/164
◆烏龍茶是部分發(fā)酵茶/164
烏龍茶為何三分紅七分綠/164
烏龍茶的獨特功效/165
◆不同香味的烏龍茶/165
烏龍茶的命名規(guī)律/165
細膩花果香型/165
花果香型/166
老火香型/166
老火粗味型/166
季節(jié)對烏龍茶品質(zhì)的影響/167
◆不同地域烏龍茶的品鑒/168
廣東烏龍茶/168
臺灣烏龍茶/168
閩北烏龍茶/169
閩南烏龍茶/169
“望聞摸沏”4步驟鑒別好烏龍/170
◆烏龍茶加工工藝/171
采制工藝/171
加工工藝/171
◆烏龍茶沖飲方法/172
福建工夫茶的“烹茶四寶”/172
臺灣烏龍茶的“同心杯組”/173
烏龍茶沖泡三要領/173
烏龍茶沖泡步驟/174
烏龍茶品飲得法/175
烏龍茶飲用三忌/175
◆名優(yōu)烏龍茶品鑒/176
安溪鐵觀音/176
武夷巖茶/180
大紅袍/182
東方美人茶/184
凍頂烏龍/186
Part 06
滿身披毫之白茶/190
◆白茶是中國茶類的特殊珍品/190
白茶來自福建/190
白茶鮮葉的“三白”特點/191
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191
◆白茶沖飲方法/192
白茶沖泡基本要點/192
白茶飲用宜忌/192
◆白茶加工工藝/192
采制工藝/192
芽茶加工:天氣和溫度是關鍵/193
葉茶加工:特有的復式萎凋/193
◆白茶分類和等級/195
芽茶和葉茶之分/195
品種不同原料各異/195
◆名優(yōu)白茶品鑒/196
白毫銀針/196
白牡丹/197
貢眉/198
新工藝白茶/199
Part 07
鮮靈芬芳之花茶/200
◆花茶的飲用與保?。?00
花茶多以加窨的鮮花命名/200
花茶選購要點/201
花茶的保存/202
花茶沖飲方法/202
◆名優(yōu)花茶品鑒/204
蘇州茉莉花茶/204
桂花茶/205
Chinese Tea
9
Part 01
注重泡茶細節(jié)讓心與神會/208
◆茶藝與養(yǎng)生/208
何為茶藝/208
茶藝養(yǎng)生的機理/209
◆泡茶的準備——茶禮/213
儀表/213
儀態(tài)/214
儀禮/216
環(huán)境/217
◆茶具的準備/220
置茶器/220
理茶器/220
分茶器/220
品茗器/220
滌潔器/221
其他/221
◆泡茶時的細節(jié)/222
開閉茶樣罐/222
取茶樣/222
取器物/222
提壺/222
持杯/223
溫具/223
溫杯法/223
沖泡/224
奉茶/224
品茶/225
◆茶藝的精神內(nèi)涵/226
文質(zhì)并重/226
不拘一格/226
崇靜尚簡/226
內(nèi)省求真/227
◆茶藝的語言/227
使用敬語/227
語氣語調(diào)/227
精彩的解說/227
下篇.輕松茶藝淺酌慢飲/206
Part 02
茶類不同,沖泡要點有別/228
◆綠茶茶藝/229
龍井茶/229
神鵲白茶/233
◆黃茶茶藝/236
君山銀針/236
◆黑茶茶藝/238
普洱茶/238
◆紅茶茶藝/242
祁門紅茶/242
◆烏龍茶茶藝/244
武夷巖茶/244
◆白茶茶藝/251
福鼎白茶/251
◆花茶茶藝/253
茉莉花茶/253
殺青:抑制酶的活性,使之不再發(fā)酵/57
揉捻:破碎細胞,營養(yǎng)更易釋放/5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