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編 詩第一章 詩的產生到四言詩——原始歌謠和《詩經》第一節(jié) 詩的產生:原始歌謠及其他一、原始歌謠與勞動節(jié)奏二、詩與樂及舞的聯(lián)體共生第二節(jié) 四言詩與《詩經》的類型和結構程式一、《詩經》的成書及其分類二、《詩經》的體式:四言詩三、《詩經》的結構程式:重章疊詠第三節(jié) 《詩經》的思想藝術造詣一、周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二、《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第四節(jié) 四言詩的變遷和式微一、四言詩的變遷:石刻文、郊祀歌及其他二、五言詩的出現(xiàn)和四言詩的式微第二章 辭體、雜言詩及其他——《楚辭》與漢樂府第一節(jié) 從楚歌到辭體一、楚辭起源于楚聲、楚歌二、楚辭的體制及辭賦之辨第二節(jié) 屈原與楚辭的思想藝術造詣一、哀怨起騷人:屈原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二、與曰月爭光的長詩:《離騷》三、情致縹緲的《九歌》與滿懷孤憤的《九章》四、悲秋之祖:宋玉《九辯》及其他第三節(jié) 從雜言詩到五言詩一、古詩的體制:齊言詩與雜言詩二、從漢樂府看雜言詩的興衰第四節(jié) 漢樂府及其思想藝術造詣一、樂府、樂府詩和《樂府詩集》二、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漢樂府的寫實傾向三、悲劇性的《焦仲卿妻》和喜劇性的《陌上?!匪摹Ⅲw既軼蕩,語復真率:漢樂府的藝術成就第三章 五七言古詩的壯大和新體詩運動——八代詩第一節(jié) 五言詩的崛起和“古詩十九首”一、五言詩的誕生及其體制的優(yōu)長二、“古詩十九首”及其時代、作者三、兩地相思與傷時失志:“十九首”的內容四、深衷淺貌,短語長情:“十九首”的造詣第二節(jié) 五言詩的蓬勃發(fā)展:建安、正始、太康詩人一、志深筆長,梗概多氣:建安詩人二、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正始詩人三、繁文綺合,時見風力:太康詩人第三節(jié) 題材開拓和境界提升:陶淵明及六朝……第四章 古近體詩體大備及創(chuàng)作繁榮——李白和初盛唐詩第五章 古近體詩的持續(xù)繁榮——杜甫和中晚唐詩第六章 古近體詩的另辟蹊徑——宋詩第七章 古近體詩的回潮與新潮——元明清及近代詩
中編 詞第一章 詞的興起及體式特征第二章 從民間走向文壇的唐五代詞第三章 五音繁會的北宋詞第四章 繼續(xù)發(fā)展的(南)宋、金詞第五章 走向衰落的元明詞第六章 再造輝煌的清詞
下編 散曲第一章 散曲的形成及其體式特征第二章 元散曲的繁榮第三章 元散曲的鼎盛與衰落第四章 明代散曲的發(fā)展與演變第五章 清代散曲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