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錢寧(Edward Channing,1856—1931),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殖民與革命史研究專家,美國藝術與科學學會會員,1883—1929年曾在哈佛大學歷史系任教,1919年當選為美國歷史學會會長,1926年先后獲得密歇根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他在1905—1925年期間傾注大量精力撰寫的6卷本《美國歷史》于1926年獲普利策獎,這一著作一直被美國視為標準的歷史研究參考書。同時,他也專門為美國中學生撰寫了一部關于美國歷史的簡明教材——《美國學生歷史》。愛德華·錢寧出生于馬薩諸塞州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用中國話來說,是當時的書香門第。其祖父曾任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系主任,父親是當時一名頗有名氣的詩人,而母親則是美國作家、評論家、社會改革家、早期女權運動領袖瑪格麗特?富勒的妹妹。不過愛德華?錢寧的童年似乎并不美好,母親在他出生幾個月后便離開了人世。四歲時,他便被送至祖父家,并在一所私立學校學習。盡管過早失去了母愛,但愛德華?錢寧的學習并沒有受到影響,他18歲便進入哈佛學院,并在大學期間傾聽了著名歷史學家亨利?亞當斯的演講,并從此立志做一名歷史學家。大學畢業(yè)后,他繼續(xù)在哈佛獲得歷史專業(yè)博士學位。愛德華·錢寧生平經歷豐富,二十幾歲時曾用祖父留下的遺產游歷了歐洲,后到近東及北非旅行?;貒笤鵀椤犊茖W》雜志撰寫地理文章,也曾擔任哈佛大學的歷史系輔導員和托雷教授的助教,婚后正式走上了學術道路,于1896年成為哈佛大學副教授,1897年成為教授,1912年成為古代史與現代史McLean教授,1929年退休,1931年于劍橋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