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滇藏遺珍:茶馬古道上的馬…
02廣河齊家坪
03敦煌懸泉置遺址:1990~19…
04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唐…
0520 世紀黑龍江考古
06秦漢櫟陽城2012~2018年考…
07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8幽蘭生谷 玉宇無垠:郭沫…
09萬州瓦子坪
10發(fā)現(xiàn)—長沙考古七十年成果…
陸建非 主編
《非遺傳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創(chuàng)辦,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家委員會主任…
可購
張濤 編
《周易》為群經之首,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桂林市文物保護…
《桂林東巷考古發(fā)掘報告》為配合桂林市正陽路東巷改造工程而開展的搶救性考古…
汪萬福
本書針對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微生物學問題,以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學科理論為指導,…
(瑞典)揚·魯姆嘉德 著
安特生,瑞典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安特生拉開了周口店北涼人遺址發(fā)掘的大幕,…
古方 著
現(xiàn)今日常生活中,玉器或佩戴,或陳設,不過是尋常裝飾品而已。玉器在中國文明…
楊滌
本書是上海研究院2024年推出的第一部智庫叢書,介紹了上海具有代表性的35個品…
樓建龍 著
本書詳細講述了漳州城池的起源、建置、發(fā)展、類型等內容。書中既有對漳州城池…
首都博物館
《千文萬華待勝識——明趙諒墓出土彩繪漆棺保護研究》系*都博物館承擔石景山…
李剛
唐蘭是我國杰出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以及考古學家。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古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楊育彬
《河南考古百年志·人物篇》是作者從1982年從事文物研究及考古工作以來研…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古建筑與彩塑壁…
山西長治、晉城地區(qū)是我國現(xiàn)存早期木構建筑的密集分布區(qū),其中高平等地的遺存…
蔣剛,王麒越
裝飾品是中國北方地區(qū)夏商周遺存中數量最多、流行最廣且最為重要的器類,對其…
陳佩芬編著、丁一民修訂
本書為本社2013年出版的《中國青銅器辭典》之十周年紀念修訂版?!吨袊嚆~器…
魏存成
《高句麗渤海考古論集續(xù)集》是對高句麗、渤海考古及相關歷史研究的專題論文集…
馮健、趙晶 編著
本書全面介紹了西安地區(qū)考古數據庫的建設過程與實際應用,闡釋了信息時代數字…
吳超明,杜新,宋國定著
本書基于考古出土一手資料,對鄭州地區(qū)仰韶中晚期石質工具的形態(tài)、用料、加工…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丹東市文化旅游和…
致遠艦和經遠艦沉船遺址發(fā)掘出水的文物種類繁多,分為武器、船體構件和生活用…
張成渝、張乃翥 著
本書稿包含12篇文章,以部分洛陽出土的具有域外工藝色彩的文物為基礎,是一本…
郝春文主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首都師范…
《敦煌吐魯番研究》每年出版一卷,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魯番及相關地區(qū)出土文獻的…
商春芳
本書主要選取全國各地的考古發(fā)現(xiàn),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解讀文物和遺址背后…
羅文利
《唐墓壁畫全集·陜西卷》系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首次全面、…
[印]阿南達·班納吉,[意]瑪蒂娜·…
本書簡要追溯了從古代晚期到20世紀的藝術史,著眼于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和問題,包…
孫卓,荊志淳,陳暉
本書梳理盤龍城遺址歷年出土的陶器材料,對盤龍城遺址陶器的各類型及其發(fā)展演…
易蘇昊
硯作為中國獨有的書寫工具,有著獨特之韻味,它與中國書畫、陶瓷、銅器、玉器…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編
“中古中國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是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
《陶瓷考古通訊》是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良渚考古和研究也進入新…
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 編
旗袍作為華人?性的時尚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性國服,由發(fā)源地上海風靡至…
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 編
本書為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學科成員學術論文匯編,選錄論文19篇,既…
魏峻
圖書以“南海I號”的發(fā)現(xiàn)、打撈、考古和出水文物、海貿研…
馮時主編
《相觀而善集》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國家重大文化工程&ld…
阿旺赤列等
暫缺簡介...
黃文弼
鄭阿財
王煒
喻燕姣主編,劉波、申國輝、賀鳴萱等著
《馬王堆一號漢墓紡織品》(第二卷)主要內容為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內棺出土紡織…
喻燕姣主編,鄒婧、陳銳、彭詩琪等著
本書主要內容是對馬王堆一號漢墓東邊廂、南邊廂、北邊廂出土紡織品的文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