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2青年考古學家第4輯(北京…
03鄂爾多斯烏蘭木倫遺址石器…
04考古史論
05考古采訪手記
06何以中國:我從考古現場來…
07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8《藤花亭鏡譜》圖注考釋
09博物館高質量發(fā)展:中國博…
10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宋…
喻燕姣主編,李明潔著
本書主要內容為馬王堆一號漢墓西邊廂出土紡織品的文物資料整理與研究。馬王堆…
可購
敦煌研究院 編 王慧慧 著
暫缺簡介...
李偉東, 何琰, 丁嬈 著
本書相關研究工作,針對當前水下考古出水陶瓷器基礎研究的不足及瓶頸問題,運…
王娟
博物館陳列和展覽工作可以體現文物的內涵和歷史文化價值,展現社會的發(fā)展歷史…
白撞雨 白雨澤
本書系黃檗文庫·走進黃檗系列之一。書稿通過整理千年來的與黃檗有…
山西博物院
目錄本書稿以山西地區(qū)坡頭-清涼寺、臨汾下靳、臨汾陶寺、興縣碧村等地出土的…
白俊峰
本書是一部研究北少林寺歷史文化的著作,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ldqu…
羅子俊 主編
氈帳,作為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一個重要區(qū)分標志,公元4世紀時由北方草原地…
賈一凡 著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著
自“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開展以來,考古工作填補了多項空白…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文物愛好者…
《青年考古學家》(第3輯)是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生在全院教師的指導下…
黃秀純
說起北京的皇陵,大部 分人會不假思索地想到明十 三陵。其實,北京西南房山 …
王世民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很早就有學者珍視和研究古代遺跡和遺物。在北宋時…
中國航海博物館
本書為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館藏研究叢書的第三部,由該館學術部牽頭編寫,以中…
劉文鎖
考古天然地帶有一些傳奇色彩,那么,真實的考古學是什么樣的?考古學發(fā)現了什…
李曉東
本書以獨特的立體多維的敘事方式,以“古埃及人”的視角,…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編
該稿為《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輯,書稿內容豐富,涉及甲骨學理論、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益陽市文物考古研究…
益陽兔子山遺址七號井出土簡牘2600余枚。簡牘內容是西漢前期長沙國益陽縣衙署…
周序林
現有秦簡算書有北京大學藏秦簡《算書》《田書》(2012~2023年刊布)和岳麓書…
國家文物局
趙曉軍
本書收錄了新中國建立以來洛陽地區(qū)考古發(fā)現的漢代、曹魏、西晉、北魏以及唐宋…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太原文物保護研究院
內容摘要本書稿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相關專家編寫,…
蘇秉琦 著
“大家小書”,是一個很俏皮的名稱。此所謂“大…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旅部 主編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本書是《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系列第三輯…
王煜
郭之虞,原思訓,吳小紅,劉克新 編著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碳14測年的原理與方法,加速器質譜的原理及其用于碳14測年的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著
本書稿收錄鄭韓故城遺址近年來考古發(fā)掘出土的青銅器200余件,圖片約530張,包…
陳祥軍主編
本書以絲綢之路上的20件文物為中心,分“漢唐風流在”&am…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編著
本書是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大興魏善莊地區(qū)考古工作成…
秦航 李曉國 宋歌 秦御嘉
本書為西安出版社“絲路物語”書系推出的新品,由陜西漢唐…
喬新華
斯坦因
赤峰文博院 著
本書介個紹了赤峰博物館藏的100件精品文物,其中多為首次出版,每件文物自成…
楊君,周衛(wèi)榮
本書針對中國古代錢幣鑄造領域專業(yè)用詞混亂的現狀,結合古代文獻、文物和現代…
王玉冰 編
19世紀末,荷蘭漢學家高延兩次來中國,對中國的社會文化展開長時間的實地調查…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編
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侯衛(wèi)東著
本書勾勒了鄭州商城及王畿區(qū)域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傳統(tǒng)的演變圖景,樹立了區(qū)域…
黃文弼
敦煌研究院 編,王慧慧 著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敦煌市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p>
黃榮春 編著
《閩都考古錄》的資料詳實,圖文并茂,全書系統(tǒng)地介紹并記載了閩都自舊石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