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西夏石窟藝術研究(第三輯…
02商周金文地名綜覽匯釋
03德壽宮傳
04遼寧阜新藏傳摩崖造像調查…
05北京地區(qū)風化石質文物保護…
06麥積山石窟考古研究新視野…
07簡牘學研究第十二輯
08早期中國研究第5輯
09胡漢之間:絲綢之路與西北…
10中國竹刻扇骨
鐵源主編
本書在詳細闡述了我國竹木牙角器物的起源、發(fā)展變化及各時代特征的同時,收錄…
可購
羅二虎著
南溪縣長順坡磚室墓石棺位于四川省南溪縣城郊鄉(xiāng)長順坡,共2座墓,均已殘。19…
耿寶昌主編
邛窯是始燒于南朝衰于宋朝,時間躊度約800年的中國古代陶瓷名窯。它的產品傳…
金秋著
金秋同志原是舞蹈演員,這是研究舞蹈的好條件。作為日語志變形的本科畢業(yè)生,…
草千里編著
中國雕刻藝術源遠流長,竹、木、牙、角雕刻,是中國雕刻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p>
洛陽市文物管理局,洛陽民俗博物館編
本書收錄的402塊匾額大多來自河洛文化發(fā)祥地的偃師、孟津、鞏義、伊川等地民…
李偉國…等著
《敦煌話語》是“名家與名編——世紀初的對話”叢書中的一冊。書中收入了李偉…
程庸編著
在當今收藏熱的大潮沖擊之下,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加入到瓷器收藏的行列中來?!?/p>
李淑萍
本書內容包括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精品文物展示、發(fā)現(xiàn)、秦始皇帝和他的陵墓、秦…
朱裕平著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酷愛收藏的民族,歷史上的收藏大家代不乏人。改革開放以來…
吳志毅,梁子著
有人認為,拋開四書五經和二十五史,地球照樣運轉,中國人照樣向前走。因為,…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
本書是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師生1959年、1960年度兩次重要的考古發(fā)掘工作報…
何琳儀著
何琳儀,江西九江人,一九四三年生,一九六七年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一九…
金申著
林京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原滿族鑲藍旗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清咸豐…
程林泉,韓國河著
程林泉(1961~),陜西韓城人。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副研究員、考古隊隊長。…
錢漢東著;潘文龍攝影
在《人間瓷話》中,作者對中國的主要窯口和代表性瓷種都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陳韜著
抱佛腳叢書,中國古玩鑒識系列。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酷愛收藏的民族,歷史上的…
陳錫銘
這套叢書是壽山石文化的普及讀物。我們將它奉獻給最廣大的壽山石從藝者、收藏…
陳光中著、攝影、插圖
本叢書的分量和內含遠遠超過一般人的估計和想象。它們不是為旅游者撰寫的向導…
俞偉超著
本書是我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的論文集。從其一生論著…
望野著
本書介紹了漢龍網望野先生與天南地北、海內海外無數(shù)從事收藏的人們在因特網上…
蕭高洪著
本書收錄了唐代和兩宋時期的一百二十八方名硯,結合精美的圖片對這些名硯的質…
西北大學考古專業(yè),日本赴陜西佛教遺跡考察…
慈善寺的石窟冀摩崖造像開鑿于北周,隋代和唐武周前成為地位顯赫的皇家寺院?!?/p>
得凱編著
史無前例,行載難逢!72件國寶齊聚上海,2002年12月請君直面相對,一睹為快!…
杜勇,沈長云著
《金文斷代方法探微》分為上、下二篇:上篇以標準器斷代法為研究對象,探討此…
謝治秀主編
本書收錄文章50余篇,分為史前考古、商周考古、漢代考古、藝術考古、專題綜論…
劉翔 等編著,李學勤 審訂
古文字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它本身尚處于不斷地發(fā)展與成熟的過程之中…
王青著
王青(1967~),生于山東省威海市,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副教授,著有…
施建中,周啟迪 編
《北京師范大學文物博物館藏品選》從北京師范大學文物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挑選出…
昝凱 編
《云崗石窟》主要內容包括:云岡石窟的地理位置;五華洞奇麗雕刻與佛傳故事;…
張增祺
撫仙湖,位于云南省中部的澄江、江川、華寧三縣交界處。湖中心位置為東經102…
傅嘉儀編著
瓦當是古代建筑材料之一,起著保護椽頭和房檐的作用。質地一般為泥質灰陶,個…
榮新江著
在編好《鳴沙集》以后,我就想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但200…
黎毓馨,鄭嘉勵撰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一千年前,日薄西山的吳越國,用六年時間建成雷峰塔,雷峰塔的故事從此開始?!?/p>
劉雨,盧巖編著
本書共收器一千三百余件(其中二百余件是英國佳士得和富士比兩拍賣行歷年保存…
《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
《宿白先生八秩華誕記念文集》是為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宿白先生80華誕而特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