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統(tǒng)是南朝梁武帝的太子,醉心于文學,組織才子編選了文學巨著《文選》。因蕭統(tǒng)謚“昭明”,故又稱《昭明文選》?!段倪x》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共收錄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間一百三十位作者的七百余篇名作。蕭統(tǒng)在序文中把經典史和文學區(qū)別開來,只對史書中“綜輯辭采”、“錯比文華”的論文,因系“事出于沉思,義歸于翰藻”,作為了他的選編標準,因此《文選)中辭藻華麗、聲律和諧的楚辭、漢賦和六朝駢文占比重很大。自隋唐以來的一千多年,《文選》一直廣受重視,以致于對《文選》的注釋和研究發(fā)展成“文選學”。唐宋時《文選》就是文入學習寫作的范本,詩仙李白曾三次擬作《文選》的詩文,詩圣杜甫告誡兒子要“熟精《文選》”,宋代陸游在《老學庵筆記》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諺語,朱熹認為李白詩好在于始終學《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