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藝術(shù)戲劇藝術(shù)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關(guān)系考論

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關(guān)系考論

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關(guān)系考論

定 價:¥68.00

作 者: 黃振林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08125476 出版時間: 2014-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關(guān)系考論》作者黃振林依靠扎實的文獻基礎(chǔ)和前人研究成果,基于戲曲作為舞臺藝術(shù)的整體性研究,考察側(cè)重文體與聲腔劇種,而非案頭,對深刻認識明清戲曲的舞臺表演和聲腔面貌具有重要價值。《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關(guān)系考論》視野開闊,思路清晰,文獻基礎(chǔ)扎實,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觀把握,又有細入毫末的微觀研究,二者關(guān)系處理較好,論辯深入,時有獨到之見?!睹髑鍌髌媾c地方聲腔關(guān)系考論》是全國第一部比較全面整理民間聲腔和傳奇的專著?!睹髑鍌髌媾c地方聲腔關(guān)系考論》以明清傳奇發(fā)展線索為經(jīng),以北曲聲律作用、南方民間版本、詞樂曲唱形態(tài)、諸腔、雜調(diào)特點、昆腔曲律、弦索與鼓板、梆子活躍態(tài)勢等為緯,深入考察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相互依存關(guān)系,就牽涉到曲論范疇的許多問題進行深入反思,提出一些較為新穎獨特的學術(shù)論點和論題,就傳奇研究提出富有學術(shù)含量的學術(shù)結(jié)論。

作者簡介

  黃振林(1958-),男,江西臨川人。東華理工大學文法與藝術(shù)學院教授、院長,“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學科負責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出版《成熟論》、《臨川地方戲劇史》、《宜黃腔流變史》等專著,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近100篇。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2次、田漢戲劇獎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1次。

圖書目錄

前言 關(guān)于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關(guān)系的新思考
第一章 北曲聲律體系的成熟與文人對民間聲腔的矛盾心態(tài)
第一節(jié) 南北曲的二水分流與劇曲曲體的民間淵源
第二節(jié) 寧王朱權(quán)的曲律自覺與北曲的格律軌范
第三節(jié) 文樂結(jié)合:詞蛻變?yōu)榍c文人的詠歌方式
第四節(jié) 周德清的審音辨字和北曲的曲律歸心
第二章 南方區(qū)域聲腔的活躍與傳奇“原生”的民間版本
第一節(jié) 南北曲的此消彼長與南戲戲文的原生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文人改本的恣情寄托和民間流傳的世代累積
第三節(jié) 南戲聲腔的遺存概貌和重點區(qū)域的集中流變
第四節(jié) 諸腔曲源的民間本色與旋律框架的民歌情調(diào)
第三章 弋陽俗腔的流布與明清傳奇的歷史抉擇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目連戲與弋陽腔的最初淵源
第二節(jié) 弋陽腔的廣泛流布與各地高腔的形成
第三節(jié) 鑼鼓幫腔的喧騰熱鬧與隨心入腔的旋律流程
第四節(jié) 弋陽戲班的戲神供奉與民間梨園的清源崇拜
第四章 從“詞樂雅唱”到“劇曲俗唱”:文人傳奇與民間歌謠的痛苦扭結(jié)
第一節(jié) 劇曲俗唱的存在方式與民間歌謠的多重扭結(jié)
第二節(jié) 劇曲俗唱的旋律內(nèi)核:民歌小調(diào)與時尚小曲
第三節(jié) “依腔傳字”的旋律形態(tài)與早期南戲的演唱方式
第四節(jié) 漢字四聲的聲律韻味與“依字聲行腔”的音樂原理
第五章 海鹽腔傳奇的崛起與南戲品質(zhì)內(nèi)涵的轉(zhuǎn)移
第一節(jié) 方言傳唱的地方俗戲與歌謠搬演的溫州戲文
第二節(jié) 海鹽腔傳奇:文人濡染南戲與道德教化責任
第三節(jié) “以時文為曲”的儒門手腳與南戲本色的“綺詞”開端
第四節(jié) 整飭律化南戲曲詞與戲文體制的根本轉(zhuǎn)型
第五節(jié) 晚明海鹽腔傳奇專屬作家的存在及聲腔遺存問題
第六章 宜黃腔的歷史存在及其與明清傳奇關(guān)系的爭議
第一節(jié) 明清兩代宜黃腔的概念與其真實面貌
第二節(jié) 關(guān)于明代是否存在“宜黃腔”的爭議
第三節(jié) 梅鼎祚《玉合記》是為“宜黃腔”創(chuàng)作的嗎?
第七章 熔鑄曲律矩蠖與昆腔傳奇的精致和尷尬
第一節(jié) 顧堅和文人的雅集酬唱與早期昆腔的“止行吳中”
第二節(jié) “有魏良輔而北詞幾廢”
第三節(jié) 蘇州昆歌終成天下第一雅曲
第四節(jié) 詞隱先生的持法至嚴與南詞曲譜的精致矩矱
第八章 明代海鹽腔、昆山腔行腔差異的歷史描述
第一節(jié) 海鹽腔傳奇的腳本與“浙音”的官話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婉媚”“婉媚極矣”:海鹽腔、昆山腔的風格定位
第三節(jié) “轉(zhuǎn)喉”:昆山腔迥別于海鹽腔的獨特技法
第四節(jié) 不入弦索:海鹽腔與昆山腔的本質(zhì)差異
第九章 弦索南下和劇唱海鹽諸腔的逐步衰落
第一節(jié) “板”“弦”分軌與南北腔的核心差異
第二節(jié) “曲”“劇”錯位:弦索的尷尬和海鹽諸腔的衰落
第三節(jié) 海鹽腔的引入及在臨川的封閉性遺存
第十章 明代青陽腔的崛起及其曲體變遷特征
第一節(jié) 明代傳奇曲律規(guī)制的成熟與青陽腔的民間突圍
第二節(jié) 青陽腔對樂句的斷分與民間曲體的錯位
第三節(jié) 江西湖口青陽腔音樂特征與幫腔風格
第四節(jié) 文人的心理期待與青陽諸腔對弦索的抵制
第十一章 明代曲學中“諸腔”、“雜調(diào)”稱謂與內(nèi)涵的變遷
第一節(jié) “諸腔”“雜調(diào)”的曲學淵源與意義演變
第二節(jié) “弋陽諸腔”的曲體形態(tài)和民間流傳
第三節(jié) 關(guān)于余姚腔的爭議及其在明代的流變
第四節(jié) “諸腔”“雜調(diào)”與昆腔的雅俗互補
第十二章 《曲品》的傳奇批評與萬歷間曲學命題
第一節(jié) “尊北貶南”觀念的顛覆與南曲地位的修復(fù)
第二節(jié) “事真體奇”的文體規(guī)制與關(guān)目“局段”的出新
第三節(jié) “本色當行”的曲學意義與金元格調(diào)的延展
第十三章 “句字轉(zhuǎn)聲”與“臨川四夢”的曲牌、用韻、方言
第一節(jié) 曲牌的“定律”、“定腔”與湯顯祖的“句字轉(zhuǎn)聲”
第二節(jié) “臨川四夢”旦、生用韻的規(guī)范與唱腔的優(yōu)雅婉轉(zhuǎn)
第三節(jié) 方言俚唱與“臨川四夢”凈、丑、貼角的行腔風格
第四節(jié) 婉媚昆腔向傳奇弋腔的雅俗“轉(zhuǎn)身”
第十四章 湯顯祖的詩學觀與晚明曲學批評
第一節(jié) “意趣神色”與湯顯祖的詩學本質(zhì)觀
第二節(jié) “句字轉(zhuǎn)聲”與湯顯祖的曲學聲律觀
第三節(jié) “率性而已”與湯顯祖的詩學實踐觀
第十五章 《墨憨齋定本傳奇》與馮夢龍的戲曲實踐
第一節(jié) 尊崇詞隱曲律矩蠖的傳奇戲筆
第二節(jié) 《太霞新奏》與吳江派的曲體軌跡
第三節(jié) “悅性達情”與吳江曲家的崇雅態(tài)度
第四節(jié) 《墨憨齋定本傳奇》評點與馮夢龍的曲律觀
第十六章 潮腔、泉腔的南戲遺韻與明清傳奇
第一節(jié) 潮泉腔的獨特風韻與南戲的最遠觸角
第二節(jié) 福建“梨園戲”的古拙風貌與南戲的“多點”起源
第三節(jié) 莆仙戲的佛教色彩與傳奇的鬼神情節(jié)
第十七章 從《缽中蓮》傳奇的年代歸屬看“花雅同本”的復(fù)雜性
第一節(jié) 胡忌先生的疑問和“花部”諸腔的起始年限
第二節(jié) 花部的犬牙交錯與梆子腔的包容
第三節(jié) 字面上的腔調(diào)表述與演唱方式的“偷換”
第四節(jié) 民間演出本的情節(jié)疊加與“花雅同本”的復(fù)雜形態(tài)
第十八章 折子戲的興起與舞臺對昆腔的選擇
第一節(jié) 清唱、俗唱的分流與折子戲的興起
第二節(jié) 諸多“折本”的出現(xiàn)和舞臺經(jīng)典的形成
第三節(jié) 草昆的概念及其在全國的流變
第四節(jié) 燦爛晚霞的西落與百年雅曲的衰微
第十九章 花部的崛起與明清傳奇的嬗變
第一節(jié) 梆子腔系的體制與傳統(tǒng)聲腔的變異
第二節(jié) 新興梆子與古老弋腔的碰撞融合
第二十章 吳歙難抵梆子聲
第一節(jié) 唐英傳奇的審美選擇與昆腔的裂變
第二節(jié) “宗元”意識的崛起與傳奇體制的變遷
第三節(jié) 從“兩頭蠻”到“三鍋爨”
第四節(jié) 粵劇的梆子意味與文人傳奇的最后消亡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